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艺格敷词诗歌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tend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诗人,他一生致力于创作文字简约、意象突出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常常短小隽永,形式新颖,而且重于开发诗歌在视觉上的特征,形成画面感。他基于真实的绘画或摄影作品创作了许多的“艺格敷词”诗作。目前,有些学者从视觉表达上研究了威廉斯的诗歌,并认为他在诗歌中采用了绘画技巧,如色彩语言、空间意识等;也有学者从影响因素、色彩表达和视觉形式三个角度研究威廉斯的艺格敷词。但这些研究都忽视了对威廉斯诗学观念的探讨。为此,本文选取威廉斯的《盆花》、《玫瑰》、《幼枫树》、《舞蹈》以及《博鲁戈尔诗画集及其他》中的十首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绘画与这些诗歌文本,解读威廉斯艺格敷词的创作手法,从而探究所体现的诗学观念。威廉斯在创作这些诗歌的过程中,采用了像似的手法,借用绘画技巧挖掘诗歌的空间形态,使诗歌在页面上的呈现形态犹如画面中所描绘物体的形态,并打造空间结构,形象生动地呈现画面感;而且还挖掘诗歌语言上的像似性,用语音像似营造如临其境的感觉。此外,威廉斯强调对绘画作品的二次设计,打破原有的绘画结构,并注入丰富的想象重组绘画内容,设计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尽管威廉斯的创作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但这些艺格敷词所反映的主题和诗学观念却不尽相同。在创作初期,威廉斯追求表达的客观、形状和结构的像似,以体现自然的美学价值,这是一种直接而纯粹的诗歌呈现形式。后来,威廉斯将绘画技巧搁置一边,聚焦于人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出对其生存状态的关怀。在宗教和神话主题中,威廉斯剥离各种神性象征,达到去神化。从威廉斯艺格敷词歌对自然、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到对现实中的人们生存之关怀,到对宗教和神话的去中心化这一转变过程,可以看到威廉斯诗歌创作和诗学观念的嬗变。
其他文献
受性别、户籍、文化程度、职业技能、企业所有制、产业发展、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苏州地区劳动力市场在需求方和供给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这对苏州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产生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α-葡萄糖苷酶的细菌HB-09-5,对其粗酶液进行研究发现,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50℃,pH在4.0-7.0,温度在55℃以下保持酶活力相对稳定。通过对
基于核心技能的现代服务业应用型人才实训方案以情景、刺激和反馈为设计逻辑主线,充分考虑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语言表达、沟通、决策、计算等核心技能的要求,训练程序包括教师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改革的实质是教育资源和权力的重新配置问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有形资源配置状况不理想,专业资源结构趋同,人力资源相对贫乏,组织资源效率低下,迫切需要对现有的
<组织学与胚胎学> 是一门形态学科,其知识具有平面图像、结构细微、状态静止、局部显示、缺乏立体感和动态观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正确地观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
许多学生觉得组织学所研究的机体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比较抽象、理解、记忆困难,教师在授课时可用一些浅显、有规律可循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1.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