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日本对外文化传播战略及启示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minsi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文化将取代政治和经济,成为导致冲突的关键因素。21世纪初,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受到极大关注。日本于1972年成立国际交流基金以加强外国对日本的理解,1986年设立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1990年代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初步形成了对外文化传播的雏形。进入21世纪后,颁布《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实施《文化艺术振兴的三次基本方针》,并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对日本文化理解和关注的文化传播措施》的报告,形成了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的理论基础。   本文首先论述了日本政府在“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推动对外文化传播的具体措施。例如推动文化艺术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留学生和国外有识之士为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传播;传承传统文化、在海外举办传统文化艺术展和演出,并保护和开发国内的文化资源,吸引外国民众来日本观光;发展电影、动漫等媒体艺术,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在海外的发展;重视对外文化传播的组织和机构建设,利用海外基地进行文化传播;采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对外传播手段。   本文的主要观点创新在于通过阐释日本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的软权力生成机制,认为其文化政策中包含了易于被世人接受的普世性理念,并通过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等行为予以践行,从而能够获得国外民众的认同。其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受众主要为有识之士,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探寻和解读,从而加深对日本和日本文化的理解。同时,为了回避其岛国文化的异质性,日本政府以动漫、电影等流行文化为切入点,让更多的国外民众对日本文化产生兴趣。流行文化的长期侵润、主流媒体的无缝隙传播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拟态环境”,对其产生影响力和吸引力,实现主体的潜移默化的“控制”,进而生成软权力。   本文还对日本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从传播机制上,政府各部门设置联络会议,协调配合;从传播内容上,以流行文化为突破口,以传统文化为灵魂;从传播方式上,利用人际交流和大众媒体强化传播力;从传播效果上,注重调查反馈,并不断提出建议加以完善和改进。   最后,本文对我国当前对外文化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日本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制定明确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主流媒体,改进传播理念和方式;培养顶级的文化艺术人才等。
其他文献
田雅芝、王学英的人生悲剧不是个别现象,她们为“贪内助”现象提供了生动新鲜的例证。这使我们感到,在一个个官员腐败案件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在那些贪官身后,往往有一个欲壑
中韩两国近几年的经济交流不断增加,两国间贸易交流和商品流通也愈加频繁。在商品流通输出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商标互译,我们熟知的几个领域包括电子、食品、化妆品等。随着韩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代美国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虽然著述不多,但是他已经写就的三部小说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使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知名小说家。2013年出版的
学术会议演讲是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各行专家学者通过学术演讲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行交流观点和看法,一方面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也提高自己声誉。   学术会议演讲
“沙龙”在18世纪传入俄国,19世纪达到繁荣。沙龙文化与俄国文学紧密相连,19世纪俄国“沙龙”成为许多文学思想或倾向的发源地,对俄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俄国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是将消费者、商品、和生产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是通过大众传媒对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商务话语一一它构筑了大众媒介的重要内容。广告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消费引导需求”的大环境下,显示器是极为活跃的领域之一。CRT会出局吗?业界有人认为:不会,CRT在视频领域至今还是无可争议的最佳技术,在某些特殊领域将强势留存。
期刊
女性主义的发展为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在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主要受西方影响,历史较短,实践较少,因而对本国女性主义翻译实践的研究更少,尤其是实践发展脉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