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持续蔓延,我国长期以来保持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遭遇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逐步从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国际和国内新形势下,创新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我国创新体系的要求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具有为社会各界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和推进基础性科学研发活动进展的重要职能,是知识、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来源地,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进器,更是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构建、完善和不断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首先科学测算和刻画了中国高等院校对邻近区域内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进一步,通过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分析了知识溢出的具体影响机制;最后探究了来源于高校、企业、交通、城市等不同层面因素导致的中国高等院校对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和创新成果产出的知识溢出效应差异,以期为促进创新要素科学合理配置、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以及健全国家综合创新体系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详细阐述了知识溢出效应的概念、产生、特性与影响,梳理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与文献。高校知识溢出通过降低区域企业科学发现的成本、减轻企业创新失败的风险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研发创新活动和提升企业创新成果的质量。但由于隐形知识和复杂知识主要通过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传播与扩散,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地理邻近性特征,即随着校企间距离的不断增大,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影响逐渐减弱。合理利用高校知识溢出效应能够提升该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以及推动区域创新活动长期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利用2007-2015年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和全国高等院校数据探讨了作为创新和知识溢出微观主体的高校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机制和作用程度差异。具体而言,我们通过ArcGIS测算样本期间上市公司所在地周边全部高校数量,并以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衡量企业创新水平,利用 Anselinetal.(2000)的知识生产方程(Knowledge Product Function),采用双聚类OLS检验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有效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地理邻近性特征,而行政边界关联影响较弱;第三,高校知识溢出是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员工和管理层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活动。进一步研究表明,空间异质性、高校异质性、企业异质性、中心城市集聚效应、高铁开通等因素导致高校知识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最后,本文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我国应当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高校等基础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交流,着力发展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监督和执法,推动市场化进程发展,促进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和合理配置,实现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