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免疫单药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及应对策略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细胞因子不仅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而且可以调节全身的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与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免疫单药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是否具有成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靶点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次接受抗PD-1抗体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有效组包括最佳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患者;而治疗无效组包括最佳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的患者。本研究通过多细胞因子流式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并验证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血液细胞因子。另外,我们采用荷瘤小鼠模型探索目标细胞因子抗体与抗PD-L1抗体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其中,治疗有效组有29例,无效组有19例。在治疗有效组中,基线血浆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显著性降低。同时,在基线血浆IL-6水平低的患者中,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显著性延长(p=0.0088)。无论在肺腺癌(p=0.143)还是肺鳞癌(p=0.0161)中,该趋势保持一致。另外,组织IL-6表达水平与PFS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03)。在荷瘤小鼠模型中,抗IL-6单抗联合抗PD-L1单抗显著抑制移植瘤的增长速度。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提示抗IL-6单抗可以显著增加CD8+T细胞的浸润程度,抑制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水平。[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线IL-6表达水平具有免疫单药治疗标志物的潜力。考虑到临床样本可及性和检测便捷性,血浆IL-6更有价值被进一步探索与验证。临床前模型提示抗IL-6单克隆抗体表现出与抗PD-1抗体的协同增效抗肿瘤作用,这点为后续相关前瞻性临床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背景]既往研究报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与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多数研究主要在高加索人群中进行探索。由于基因、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亚裔与高加索人的肠道菌群存在异质性。所以,本研究旨在分析在中国人接受免疫治疗单药疗效与肠道菌群的组分及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主要纳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次接受抗程序性死亡受体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治疗的晚期胸部肿瘤患者。我们收集了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同时,我们动态收集了入组患者在用药前、疗效评价时及疾病进展时的粪便标本,并采用16S rDNA技术检测粪便中的肠道菌群。[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 42例晚期恶性胸部肿瘤的患者,其中有23例患者接受抗PD-1治疗治疗有效,19例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无效。通过对比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和疗效,我们发现艾克曼菌(Akkermansi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肉杆菌科(Carnobacteriaceae)和厚壁菌门(Clostridiales Family XI)明显富集在治疗有效组。本研究把以上5类细菌统称为“共生菌”。研究发现共生菌的相对丰度与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4),同时与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0016)。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共生菌的相对丰度是预测晚期胸部肿瘤患者接受免疫单药治疗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HR:0.17,95%CI:0.05-0.55,p=0.003)。[结论]本研究发现在亚洲人群中,基线肠道菌群可能对免疫单药治疗有重要的影响。共生菌群是否具有作为免疫单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待进一步验证。[背景]目前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正在探索免疫联合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其结果尚未公布。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真实队列中EGFR-TKIs获得性耐药患者对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了自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Kaplan Meier曲线进行绘制,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方法,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例患者,中位PFS是3.25个月(95%CI 1.65-4.86)。其中,16 例患者(51.6%)具有 EGFR 19del突变,12 例患者(38.7%)有EGFR21L858R突变。所有患者均使用抗PD-1抗体,25例患者(80.6%)采用免疫联合治疗。在单因素分析中,免疫联合治疗组患者的PFS 比免疫单药组更长,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3.42 vs.1.61,p=0.078,HR 0.43,95%CI 0.16-1.13)。有抗血管药物治疗史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的PFS明显延长(3.42 vs.1.58,p=0.027);但是肝转移患者的PFS显著缩短(2.04 vs.3.42,p=0.0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联合治疗和既往抗血管药物治疗史是PFS的独立保护因素;而肝转移是独立危险因素。在不良反应方面,4例患者(12.9%)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了1-2级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免疫联合治疗可以给晚期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NSCLC患者带来一定的临床获益和可耐受的安全性。随着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数据支持并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
其他文献
食管鳞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预后较差。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为在炎症因子等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其基因组逐渐发生改变,表型体现为从增生到乳头状瘤,再到鳞癌,其中涉及到增殖-分化稳态逐渐失衡这一过程。但从食管上皮增生转变为食管鳞癌这一过程,其增殖-分化稳态发生紊乱的机制仍不清楚。食管鳞癌病人多为晚期患者,因此难以了解导致食管鳞癌早期阶段增殖-分化稳态失衡的驱动基因。目前的大鼠食管鳞癌模型建
[目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DCI)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中医理论认为,DCI多由“肾虚血瘀,髓海不充”所致,课题组根据既往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以“补肾活血,益脑健智”为法,将菟丝子、仙灵脾、女贞子、葛根和红景天五味中药组成兔仙合剂。本课题将应用网络药理学、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以及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从生
第一部分:头颈部鳞癌预后因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题目: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STING在头颈部鳞癌中的预后价值和信号通路目的:TMEM173基因是一种先天免疫调节基因,由TMEM173编码的蛋白STING是先天免疫信号产生的重要辅助因子,作为胞质DNA的传感器,促进I型干扰素的产生。虽然它对多种癌症的肿瘤治疗和预后都有影响,但对头颈部鳞癌(HNSC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旨在探讨TM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比较既往不同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点的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最终得出一种准确率更高的两步法鉴别诊断流程;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流出道解剖毗邻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及其流程。第一部分:两步法鉴别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背景:尽管目前已有多种用于预测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诊断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有效性和准确性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本
背景:全胃切除术被普遍认为是残胃癌的标准手术。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残胃次全切除术也被有选择的应用于良性溃疡远端胃切除术后的残胃癌。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残胃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溃疡远端胃切除术后的残胃癌的可行性和肿瘤学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1999年0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因良性溃疡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53例。排除发生在残胃贲门的患者,有21例患者行残胃次全切除术,24例患者行残胃
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DLBCL在发病机制上尚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DLBCL的临床治疗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基因组是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必然会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肠道菌群是肿瘤的微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血液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DLBCL患者的肠道菌群,从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或 coronary heart disease,即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冠心病呈现发病年龄年轻化、病情复杂化的趋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冠心病最完全和最持久的治疗方式,尤其对于冠脉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等合并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建立中耳-咽鼓管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模拟咽鼓管开放后中耳通气和压力变化过程。在完成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咽鼓管各生物力学参数对咽鼓管开放的影响及其相对重要性。方法采用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1号完整头部数据集,使用Amira图像处理软件导入图像,采用Geomagic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割,形成包括咽鼓管、中耳鼓室、乳突气房、鼓膜、听小骨在内的中耳-咽
随着转录组测序地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物体基因组存在普遍转录,并由此产生大量非编码RNA(ncRNA)。早先的研究认为ncRNA是转录的副产物,并无实际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ncRNA在生命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ncRNA的功能上,而对其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较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80%以上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活化,参与
研究背景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准确诊断方式匮乏,患者预后极差,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当,5年总体生存率仅约10%,因而被称为“癌中之王”。数十年来,尽管胰腺癌的发病率不断降低,但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往往确诊时已是局部进展或出现远处转移。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但适用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却十分有限。以手术治疗为主,多学科治疗手段为辅的综合治疗方式是目前胰腺癌治疗的主流选择。泛素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