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发展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结构上基于对人和发展观两个概念的科学诠释。在人的概念上,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社会的存在物,他首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本质从而是不断生成着的。“以人为本”发展观所指称的人,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主体是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发展观是个历史范畴,也是个现实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发展的不同看法便形成不同的发展观,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人们、不同的视角又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为基点,立足于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以人为本”发展观为核心,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西方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反对以神为本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强调最终要使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达到每个人都解放,都能全面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人为本”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吸纳了以佩鲁为代表的当代发展理论精华,主张以促进最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现实目的,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动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维度。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展和深化,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地位也在变化。“以人为本”发展观只能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维度得以表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是最高价值,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必须服务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宗旨,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内在必然联系基础上的,它并不具有超越自然规律的优越性,而是以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通过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动态平衡,克服以单纯经济增长为最高价值趋向的传统发展模式,最终克服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状态和敌对性质。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必须以认识和尊重历史规律为基础,揭示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把握和实施“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前提。同时,还需要把人的价值赋予社会发展的方式、目标和前景,以保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间有机协调,避免用经济发展代替或掩盖人的发展,甚至牺牲人的发展的错误做法。“以人为本”发展观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在此基础上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家发展遇到的国际环境问题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优势。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地理教学
期刊
1玉米远缘杂交的现实意义由于玉米中淀粉为很多行业的加工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食品、卫生等行业对玉米的需求量大为增加,国内的玉米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
大学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大学与人类的生命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大学对人类来说不仅仅只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
五十年前,Euler(1935年)首先研究了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简称 PG)制剂的生物学作用。1959年 Bergstr(?)m 第一个报道了外源性前列腺素 E_1(PGE_1)对人体的心血管效应。现
期刊
目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已颁布实施20余年,但城区内,仍有一些音乐厅,存在着设施简陋、条件差、空气质量低劣等卫生问题。为探讨其原因,找出治理措施,给顾客创造一个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