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野生蛙类动物资源丰富,不少物种经人工养殖后具有食用和药用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现有养殖规模的不对等,再加上自然繁育数量稀少,人们的过分捕杀,使得部分物种进入濒危状态。另一方面,巨大的供应缺口驱使不法商贩在市场上兜售混伪品,使得在实际的市场交易中很难区分这类资源的真伪。目前市场上所售的所谓的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90%以上都是药用价值很低的棘腹蛙(Quasip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野生蛙类动物资源丰富,不少物种经人工养殖后具有食用和药用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现有养殖规模的不对等,再加上自然繁育数量稀少,人们的过分捕杀,使得部分物种进入濒危状态。另一方面,巨大的供应缺口驱使不法商贩在市场上兜售混伪品,使得在实际的市场交易中很难区分这类资源的真伪。目前市场上所售的所谓的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90%以上都是药用价值很低的棘腹蛙(Quasipaa boulengeri)。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蝶类,由于环境破坏栖息地的减少,现已列入濒危状态,准确的鉴别并保护该物种迫在眉睫。基因条形码(DNA Barcode)技术是从基因层面上鉴别物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测定濒危食用兼药用动物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物种棘胸蛙、棘腹蛙、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和濒危物种中华虎凤蝶的 CO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I,COI)和16S rRNA(16S ribosomal RNA)基因序列来评价这两个基因作为基因条形码在该物种鉴定中的适用性,并通过遗传距离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验证了DNA条形码以及其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在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部分濒危物种鉴定中的应用本研究分别提取3种蛙共17个野生个体的肌肉组织DNA,扩增其COI和16S 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其中COI序列为658bp,16S rRNA序列为555bp。从遗传距离分析、基因条形码间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三方面评价了这两个基因作为DNA条形码的效用性。结果表明:同属内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两者之间形成明显的间隔区。基于COI基因的3种蛙的种间遗传距离(0.1681-0.2929)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0005-0.0157);基于16S rRNA基因的3种蛙的种间遗传距离(0.0450-0.2232),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0005-0.0198)。NJ树和ML树中不同种蛙类各自形成单系群,COI和16S rRNA基因在种和属的水平方面的鉴定作用与传统分类学鉴定方法一致,表明这两个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棘胸蛙、棘腹蛙和虎纹蛙物种的鉴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2.COI和16S rRNA基因作为基因条形码在濒危物种中华虎凤蝶的鉴定中的应用本研究分别提取了 3只中华虎凤蝶肌肉组织DNA,采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了 COI基因的引物。扩增并测序得到了中华虎凤蝶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遗传距离分析、基因条形码间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三方面评价了所得序列片段作为DNA条形码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同属内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两者之间形成明显的间隔区。其中基于COI基因种间遗传距离(0.0569-0.1533),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0022-0.0061),其中一对引物HFD3F/HFD3R扩增所得COI序列片段长度为326bp,其种间遗传距离(0.0571-0.1533),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0014-0.0126);基于16S rRNA基因种间遗传距离(0.0883-0.1606),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0021-0.0123)。系统聚类分析中,通过构建NJ树和ML树,中华虎凤蝶形成单系群,且其他属不同种蝶类各自形成单系群,说明长度分别为658bp,326bp的COI序列长度为和555bp的16S rRNA序列作为基因条形码在鉴定中华虎凤蝶或其残缺标本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遗传距离分析,基因条形码间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三种分析方法,对3种17个蛙类物种样品,3个中华虎凤蝶样品的COI、16S rRNA基因进行了条形码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均可准确用作DNA条形码。将20条COI、16S rRNA序列上传至濒危物种基因条形码数据库(http://47.102.211.219/data/all/)并生成条形码。
其他文献
花青素属于类黄酮次生代谢物,影响植物组织器官的颜色,也与种子含油量及油菜抗逆性有关。ANS基因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之一。本研究对油菜BnANS-2(BnaA01g12530D)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分析,对其编码产物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构建了该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并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进行了表型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因克隆(1)本研究从甘蓝型油菜中双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目前我国市场消费最多的食用菌品种之一,是典型的食药用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及药用价值。金针菇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多种有益的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尤其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被认为是影响金针菇品质的重要指标,随着国内金针菇产业发展之重正在逐渐从产量要求转型为品质发展,如何提高金针菇品质已成为金针菇生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研
小麦是我国的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快速无损地获取小麦生长状况对于小麦精确管理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迅速,为农情信息的快速获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平台。本研究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7-2019连续两个生长季开展不同品种、不同氮处理的田间试验,其中包括两个小区试验和一个大区试验。利用新型的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搭载RGB和多光谱相机获取小麦关键生育期的田间影像,并同步获取小麦的叶面积
我国有超过60%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有约1/3的粮食耕地种植水稻。近10年,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而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可耕地面积的日益缩减,提高水稻单产迫在眉睫。与作物育种相比,改变田间管理措施简单易行,且成效显著。因此,通过优化田间管理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意义重大。作物生长模型结合气象、土壤和作物栽培管理措施,可以从系统角度定量描述作物生长的状态与环境的关系,模拟作物
浮萍为浮萍科植物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生被子植物,以漂浮为主,共5属37种,分别为青萍属,紫萍属,少根紫萍属,扁芜萍属和芜萍属。在我国至今发现4属10种。浮萍分布范围广泛,除极寒地区(南北极)外,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尤其在亚热带和热带等气候温暖的地区生长速度较快。浮萍的生长速度快,耐受性强,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及重金属离子,可净化改善水质,进行废水处理,并且还可将氮、磷污染物转化为优质
梨(Pyrus)是我国最具有经济价值的水果之一,其分布范围广,品质风味独特,具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果实风味是果实标准评价中除果实外观以外最重要的果实品质,有机酸与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等物质的含量共同决定了果实的风味,根据其含量和组成的差异,可将果实分为苹果酸型、柠檬酸型和酒石酸型三大不同的酸型,在梨果实中大多数属于苹果酸型少部分属于柠檬酸型。与柠檬酸相比苹果酸适口性更强更能被
梨早期落叶是指在10月中上旬以前,梨正常生长期内出现的叶片大量脱落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梨树的正常生长,使树体的营养积累降低,造成第二年梨果产量和品质下降。该现象在我国各产梨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以长江以南各地砂梨产区发生范围更广、危害更重。砂梨的种植已成为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的主导产业。‘丰水’梨是砂梨的代表品种,味美多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由于我国南方梨早期落叶的因素具有复杂且不确定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是我国重要的禾谷类害虫。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灰飞虱的主要措施,随着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灰飞虱对吡虫啉和毒死蜱等多种常用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增强是灰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实验室前期已证实,抗吡虫啉灰飞虱Imid品系中过量表达的CYP6AY3v2和CYP353D1v2对吡虫啉具有代谢作用。由于细胞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子耐贮性是重要农艺性状之一,不仅影响种子的种用价值,还影响粮食的风味。种子在成熟与贮藏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自然氧化的环境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核酸、脂质、蛋白质等关键物质的氧化损伤。在储藏过程中这些损伤所引起的种子劣变、活力降低、陈化变质一直都是水稻种子生产与储藏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在亚洲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会加快种子劣变的速率,影响水稻种子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是目前,由于世界人口数量增加较快,原本的粮食产能已经不足以支撑现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经过袁隆平等优秀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极佳方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杂交水稻的成功涉及到雌雄配子的传递过程,而雌雄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