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组建融资平台的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由来已久,但其真正发挥重大作用是在2008年以后,主要是用来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这被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肯定和鼓励。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方面一直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间接融资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以后,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热情更趋高涨,也使得这些矛盾愈加突出。为此,各地地方政府纷纷创新投融资模式,及时搭建了一批具有实力的融资平台,采取股权转让、发债、银行贷款、信托等方式筹集资金。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往往只负责融入资金,不负责资金投入和回收,其还款也主要依赖于本级政府的财政实力和部分项目回报。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地方政府债务急剧膨胀,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导致政府债务危机的爆发。因此,建设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就显得异常重要。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研究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绪论,主要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政府融资以及政府融资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3章介绍了政府融资平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4章,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中的可持续性从具体资金运作的五方面,即融资、投资、建设、管理和偿债来进行研究;第5章是对各种平台模式发展状况的研究,主要介绍了上海模式、昆明模式、重庆模式三种有代表性的融资平台模式,总结了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的关键点;第6章是结论,对全文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