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主义是世纪之交学术研究中最受人关注、扩展最迅速的文学和文化批评流派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兴盛,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对(欧美经典)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牛津大学文学批评家杨用基督教中指称圣父、圣子、圣灵的“圣三一”来指代三位来自亚洲、客居英美的后殖民理论主要创始人和代表性阐发者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喻三人虽然理论“位格”不同,皆独立支撑起一片清理后殖民残局的天空,但基本宗旨颇为一致,都意在解构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传统经典之神话、消解西方(欧美)中心论及其二元对立、揭穿西方现代性的进步性和普世性面具、重建底层民众和“少数族”的主体性并帮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1990年出版由巴巴主编的《民族与叙事》;1993年出版个人论文集《文化的定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然也包括激烈的批评;对世界上几乎所有从事文化研究、尤其是后殖民理论研究和后殖民批评的学者专家提供了广阔的讨论空间,甚至直接的理论工具。但在中国,人们对萨义德和斯皮瓦克的关注与了解似乎更多一些,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曾经成为学界的口头禅,研究萨义德的大部头专著也赫然列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斯皮瓦克的各种读本和有关她的评论集也可以在书店里找到。相比之下,人们对巴巴的关注似乎太少了。对巴巴的文集专著没有整本翻译,不过是翻译了几篇文章;对巴巴的理论只有零散的介绍和述评,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是学界引以为憾的事,也是笔者选择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动因。本文在第一至三章先从宏观上勾勒了发展并兴盛于西方学界的后殖民理论的背景状况、探析了与后殖民主义密切相关的重要概念如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第三世界、后现代主义、全球化、民族主义等,试图在对照中彰显后殖民主义的内涵,加深对它的理解;并简要地回顾了巴巴的生平、教育及对他的理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法农)和思想(如精神分析理论)等,意在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巴巴思想的渊源和成长脉络。第四到十一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详细探讨了巴巴的重要后殖民理论和批评实践,述评了巴巴的民族叙事观和文化定位观,对巴巴的主要理论概念如矛盾状态、模拟、混杂性、少数族化、世界主义、第三空间、文化翻译等,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阐释。第十和十一章主要讨论了巴巴理论及其阐释方式、阐释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语言的、方法论的、论证逻辑的、概念的,以及对文本的后现代沉迷和对严酷现实的忽视等。最后一章是结语,主要结合巴巴等的后殖民理论与批评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后殖民主义如何能够更充分发挥其文学、文化的批评功能,走出目前所面临困境的可能出路,以及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流变与种种问题。本文试图将巴巴的理论建树置放在后殖民研究全球蔓延、文化研究扩张的大背景下,评析了他对世界后殖民理论研究、批评与发展的主要贡献,试图为观察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内的传播与运用,为结合实际、深入探讨蔓延全球的后殖民余续--一种殖民主义“后遗症”、为文化研究提供一种中国的边缘视角。巴巴正值盛年,处于学术活动的高峰期,马上即有两部关于“本土世界主义”、少数族化理论、全球主义和公民权的著作要出版。他正在世界文学与文化学术批评与理论论坛上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