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生于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哥特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小说,小说里充满古堡、神怪等因素,并且经常以罪恶、暴力和恐怖凶杀等“黑色”内容为题材。这种小说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读者,与它给人的恐惧体验有关。这种体验在哥特小说中是一种带有宗教敬畏的情感,是一种人生凄凉和孤独境遇的写照,能提升人的精神力量,净化人的心灵。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哥特小说的繁荣,大革命中爆发出的人性的丑恶深深地震撼了哥特小说家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这种恐惧感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哲学上,恐惧作为一种感觉,与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想遥相呼应;在文学上,哥特式的恐惧作为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情感,最明显的就是受到了《圣经》思想的熏陶。除此之外,它还借鉴了古罗马文学、莎士比亚悲剧、感伤主义小说和墓园派诗歌的创作手法。
进一步深入分析文本,哥特小说家为了营造令人恐惧的气氛,往往在险恶壮美的自然背景和阴森可怕的哥特式建筑中展开故事。这种陌生而又充满恐惧的特异环境同时把故事中的人物和读者自身从现实中疏离孤立出来,使他们体味到外在力量的强大和个人的无助、渺小、凄凉。同时,为了加强生理和心理的恐惧体验,哥特小说在细节描写上不遗余力地对令人匪夷所思、心惊肉跳的超自然场景、暴力凶杀的场面以及被隔绝的扭曲心态进行渲染。并且,这种描写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冲破了柏拉图设定的文学作品不能描写凶杀、罪恶等“黑色”内容的禁区:最早有意识地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学作品表现“黑色”内容的审美特征、审美功用及存在价值。这使得《诗学》成为以“黑色”著称的哥特式小说创作的理论渊源和最早的存在依据。同时,柏克的将崇高感等同于恐惧感的美学理论也为我们走进哥特式小说的世界,提供了绝好的心理学和美学的指南。
哥特小说在人们没有实际危险的情况下营造出各式各样的骇人情景,在带来强烈的刺激性的同时又让人在危险与死亡的极度体验中感受到安全可靠,而读者体验阅读过程的痛苦带来的正是这种验证自我力量的愉悦。同时,哥特小说里对邪恶欲望、死亡恐惧的渲染,以及种种心理意绪的表达,无疑也把压抑在人们心中的冲动与欲望宣泄了出来,减轻了心理郁结。
自十八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这一题材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在英美文学中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