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惧中寻求安全感——英国哥特小说评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生于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哥特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小说,小说里充满古堡、神怪等因素,并且经常以罪恶、暴力和恐怖凶杀等“黑色”内容为题材。这种小说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读者,与它给人的恐惧体验有关。这种体验在哥特小说中是一种带有宗教敬畏的情感,是一种人生凄凉和孤独境遇的写照,能提升人的精神力量,净化人的心灵。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哥特小说的繁荣,大革命中爆发出的人性的丑恶深深地震撼了哥特小说家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这种恐惧感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哲学上,恐惧作为一种感觉,与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想遥相呼应;在文学上,哥特式的恐惧作为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情感,最明显的就是受到了《圣经》思想的熏陶。除此之外,它还借鉴了古罗马文学、莎士比亚悲剧、感伤主义小说和墓园派诗歌的创作手法。 进一步深入分析文本,哥特小说家为了营造令人恐惧的气氛,往往在险恶壮美的自然背景和阴森可怕的哥特式建筑中展开故事。这种陌生而又充满恐惧的特异环境同时把故事中的人物和读者自身从现实中疏离孤立出来,使他们体味到外在力量的强大和个人的无助、渺小、凄凉。同时,为了加强生理和心理的恐惧体验,哥特小说在细节描写上不遗余力地对令人匪夷所思、心惊肉跳的超自然场景、暴力凶杀的场面以及被隔绝的扭曲心态进行渲染。并且,这种描写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冲破了柏拉图设定的文学作品不能描写凶杀、罪恶等“黑色”内容的禁区:最早有意识地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学作品表现“黑色”内容的审美特征、审美功用及存在价值。这使得《诗学》成为以“黑色”著称的哥特式小说创作的理论渊源和最早的存在依据。同时,柏克的将崇高感等同于恐惧感的美学理论也为我们走进哥特式小说的世界,提供了绝好的心理学和美学的指南。 哥特小说在人们没有实际危险的情况下营造出各式各样的骇人情景,在带来强烈的刺激性的同时又让人在危险与死亡的极度体验中感受到安全可靠,而读者体验阅读过程的痛苦带来的正是这种验证自我力量的愉悦。同时,哥特小说里对邪恶欲望、死亡恐惧的渲染,以及种种心理意绪的表达,无疑也把压抑在人们心中的冲动与欲望宣泄了出来,减轻了心理郁结。 自十八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这一题材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在英美文学中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其他文献
在新时期文学的版图上,李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一个有着无法消解的本土情怀的作家,他始终如一地书写着他所观察和理解到的“本土中国”,表现出自觉的坚守意识和深刻的反思精
豆制品都有一定的降脂功能。其中,冻豆腐所含的营养物质并没有因冷冻过程而流失,有些营养物质经过转变,反而对人体有好处。冻豆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其中的卵磷脂有防止动脉硬化的效果。冻豆腐的孔隙可以吸附油脂,有一定的清洁肠胃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冻豆腐最好在清汤中涮煮,否则它也会吸附汤中的油脂,反而不利健康。  由于冻豆腐等豆制品中的嘌呤成分比较多,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
学位
文艺美学是一门研究文学和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的学科。黄药眠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作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
本文从巴洛克风格特征入手分析其内在气质,并试图找出其中的一些精神内涵,将这种精神特质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背景、技巧及思想相对比以便把握二者之间的传承关系。为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