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主义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与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并驾齐驱的三大社会思潮之一。而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第一次以群体身份发表独立的政治见解,对实际政治产生影响,并进而由议政走上从政之路,是以《努力周报》为嚆矢。晚清以降,因为传统权威失落而新的国家权威迟迟未能树立,使得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现代化进程缓慢且时有反复。基于这种情况,信仰各种主义的知识分子均在寻找一条拯救国家之路,希图重塑权威。对自由主义者来说,要在中国这个后发外生型国家实现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必需要有具有权威的政府,且这个政府必须是符合现代化标准的“好政府”。有着深刻传统士大夫观念的他们又自然认为,“好政府”的前提在于“好人”执政,而“好人”则在于“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他们对现有政治人物的改造或干脆由他们这些“好人”来参与政治。但是,由于中国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政治基础是专制的,而又无时不受到外力的侵略压迫,因此产生的刺激反应型的民族主义自然会影响到具有中国传统士大夫和西方近代知识分子双重特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在“救亡”和“启蒙”之间陷入两难,在现实和理想当中进退失据。权威重塑与精英政治,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20世纪20、30年代一贯坚持的理念,由此而产生的两难困窘也与之相始终。《努力周报》是20世纪20年代颇具影响的一份自由主义刊物,虽然该刊只存在一年零三个月,但其对当世乃至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委实难以低估,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相当的地位。《努力周报》刊发期间,无论“好政府主义”、“联省自治”还是“科玄论战”等论争,虽有些并没能对现实政治产生影响,却无不带有鲜明的重塑权威的苦心以及推行“精英政治”的自信。《努力周报》存在时间甚短,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日后,几乎所有历史关头,自由主义者们都会聚集起来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新月》、《现代评论》、《独立评论》直到《观察》、《世纪评论》以至《自由中国》等一系列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刊物,均可溯源到《努力周报》。“人权与约法”、“民主与独裁”、“宪政与统一”等等影响中国近代的思潮,也都可从《努力周报》窥睹其思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