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谋求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不少企业开始失去作为“企业公民”应有的道德底线和责任感,忽视对员工、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等应尽的基本义务,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员工工作条件恶化、恶意逃避债务、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偷税漏税等。这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范和监管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如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企业切实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2005年颁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成为全球首个企业道德规范认证标准,2006年新颁布的《公司法》更是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学术界也开始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影响因素、经济后果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忽视了高管团队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与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经营理念和重大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形成巨大的反差。
鉴于此,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高阶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为前提,以高管背景特征这一内部因素为切入点,经过推理演进将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确定研究主题后,本文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2006-2013年公开发布的年报信息为数据来源,经过数据筛选后最终获得1220家公司4202个样本观测值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通过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管团队规模、团队性别、团队平均年龄、团队平均任期以及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五个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中女性管理者占比与企业社会责任无显著的相关性;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任职年限以及平均受教育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还比较了实际控制人为国有和非国有的情况下,高管团队不同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差异,试图探索产权性质对本文研究结论可能造成的影响。
本文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然后结合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进一步细化的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最后提出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在此部分,本文分别介绍了高管背景特征、企业社会责任以及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中,在对高管背景特征的介绍中,分别从高管及其背景特征的界定、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战略的作用机理两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而在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部分,本文分别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演变及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以及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现状;最后对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发现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较少,多集中在公司治理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上,而鲜少有学者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起决定作用的高层管理者及其团队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献综述既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梳理,也是对本文研究方向的可行性与创新性的有效验证。通过回顾文献发现,本文的研究主题在当前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助于扩展当前的研究视角。
第三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理论分析为整篇文章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研究假设的提出创造了理论条件。本文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高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管背景特征的五个具体方面探讨了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分别是高管团队规模、团队性别、团队平均年龄、团队平均任期以及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并基于此提出本文的五个研究假设:(1)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2)高管团队中女性管理者的比重越大,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3)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4)高管团队平均任职年限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5)高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第四章,研究设计。本章主要针对第三章提出的研究假设,借鉴前人的做法,将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贡献率综合得分作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指标。其次参考其他学者的早期研究,阐明了各变量的具体定义,明确了本文的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五章,实证检验与分析。首先利用S TATA12统计软件对所有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为避免各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还进行了针对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最后就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检验,并根据回归结果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了论证与分析。
第六章,研究结论、局限性与政策建议。首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炼本文取得的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同时也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为后续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指明可能的方向。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首先,在研究视角上,以往相关研究多将视角放在公司治理结构或者董事会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可能产生的影响上,忽视了作为决策者的公司高管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可能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即使少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也多关注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个体差异的影响。但由于管理者个体认知基础的不足可以通过团队集体决策加以弥补,因而公司高管团队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视角,探究高管团队可能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产生的影响。
其次,在研究范围上,以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一般集中在规范性分析上,近年来才开始在实证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但是研究范围多局限于某一具体行业,因而得出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适用性有所减弱,并且时间跨度多以三年、两年甚至一年为主,研究选用的样本范围也不够广泛。而本文的研究覆盖了全行业多年度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探讨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使本文得出的结论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性
最后,在研究结论上,以往关于高管团队的研究普遍认为增加高管团队规模有助于提升团队决策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的高管团队规模反而对公司战略决策和经营绩效的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适当缩减高管团队规模以减少团队分歧和冲突,使团队成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仍需进一步改进:首先,基于数据来源以及样本量的考虑,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即财务信息,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很多非财务指标也能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其次,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对高管信息的披露还不够全面,随意性比较大,导致很多数据难以获取或者量化。故本文在设计高管团队特征变量时可能忽略了某些重要的特征变量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潜在影响。最后,由于本文的样本选择时间跨度比较长,很容易出现个别年份的样本数据缺失而造成非平衡面板数据,所以可以看到本文最终确定的1220家样本公司并不是都在连续八个会计年度有完整的数据,而对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回归会削弱本文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针对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范和监管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如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企业切实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2005年颁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成为全球首个企业道德规范认证标准,2006年新颁布的《公司法》更是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学术界也开始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影响因素、经济后果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忽视了高管团队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与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经营理念和重大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形成巨大的反差。
鉴于此,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高阶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为前提,以高管背景特征这一内部因素为切入点,经过推理演进将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确定研究主题后,本文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2006-2013年公开发布的年报信息为数据来源,经过数据筛选后最终获得1220家公司4202个样本观测值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通过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管团队规模、团队性别、团队平均年龄、团队平均任期以及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五个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中女性管理者占比与企业社会责任无显著的相关性;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任职年限以及平均受教育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还比较了实际控制人为国有和非国有的情况下,高管团队不同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差异,试图探索产权性质对本文研究结论可能造成的影响。
本文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然后结合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进一步细化的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最后提出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在此部分,本文分别介绍了高管背景特征、企业社会责任以及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中,在对高管背景特征的介绍中,分别从高管及其背景特征的界定、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战略的作用机理两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而在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部分,本文分别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演变及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以及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现状;最后对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发现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较少,多集中在公司治理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上,而鲜少有学者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起决定作用的高层管理者及其团队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献综述既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梳理,也是对本文研究方向的可行性与创新性的有效验证。通过回顾文献发现,本文的研究主题在当前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助于扩展当前的研究视角。
第三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理论分析为整篇文章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研究假设的提出创造了理论条件。本文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高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管背景特征的五个具体方面探讨了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分别是高管团队规模、团队性别、团队平均年龄、团队平均任期以及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并基于此提出本文的五个研究假设:(1)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2)高管团队中女性管理者的比重越大,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3)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4)高管团队平均任职年限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5)高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第四章,研究设计。本章主要针对第三章提出的研究假设,借鉴前人的做法,将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贡献率综合得分作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指标。其次参考其他学者的早期研究,阐明了各变量的具体定义,明确了本文的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五章,实证检验与分析。首先利用S TATA12统计软件对所有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为避免各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还进行了针对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最后就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检验,并根据回归结果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了论证与分析。
第六章,研究结论、局限性与政策建议。首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炼本文取得的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同时也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为后续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指明可能的方向。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首先,在研究视角上,以往相关研究多将视角放在公司治理结构或者董事会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可能产生的影响上,忽视了作为决策者的公司高管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可能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即使少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也多关注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个体差异的影响。但由于管理者个体认知基础的不足可以通过团队集体决策加以弥补,因而公司高管团队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视角,探究高管团队可能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产生的影响。
其次,在研究范围上,以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一般集中在规范性分析上,近年来才开始在实证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但是研究范围多局限于某一具体行业,因而得出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适用性有所减弱,并且时间跨度多以三年、两年甚至一年为主,研究选用的样本范围也不够广泛。而本文的研究覆盖了全行业多年度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探讨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使本文得出的结论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性
最后,在研究结论上,以往关于高管团队的研究普遍认为增加高管团队规模有助于提升团队决策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的高管团队规模反而对公司战略决策和经营绩效的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适当缩减高管团队规模以减少团队分歧和冲突,使团队成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仍需进一步改进:首先,基于数据来源以及样本量的考虑,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即财务信息,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很多非财务指标也能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其次,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对高管信息的披露还不够全面,随意性比较大,导致很多数据难以获取或者量化。故本文在设计高管团队特征变量时可能忽略了某些重要的特征变量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潜在影响。最后,由于本文的样本选择时间跨度比较长,很容易出现个别年份的样本数据缺失而造成非平衡面板数据,所以可以看到本文最终确定的1220家样本公司并不是都在连续八个会计年度有完整的数据,而对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回归会削弱本文研究结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