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然而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缺陷,发现制约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更确切地说是由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共性技术的供应能力不足造成的。鉴于此形成和提高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决定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长期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问题。进入新世纪,共性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今后15年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其中,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发展的持续协调发展,并且指出了确定优先主题的4条原则,其中的两条一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有利于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可见共性技术的发展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之上。本文从产业共性技术的基本特征入手,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更迭与技术产业生命周期间的关系,以及欧美、日韩在产业共性技术供应方面的政策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供应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供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