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跨国交流日趋频繁,各种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对于为国际会议提供语言服务,保障会议顺利举行的会议口译译员需求量也急剧增加,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这就对口译研究与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如何才能在现有成果上对口译进行更系统的研究,我们的口译教学方法应当如何改善,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译员,提供更加出色的口译服务。口译的目的是传递讲话者所要表达的语义,消除人们在彼此交流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以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因此,简单地说,口译的任务就是传递讲话者的语义。这就要求,在口译教学与实践过程中,不能仅仅专注于不同语言间字词的对等转换,还要关注更加宏观的一些因素,包括文化、逻辑思维方式、民族习惯等等。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使得译文在语篇衔接上更加自然紧凑,更加有效地传递讲话者的确切语义。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口译的研究应当跳出单纯的字词层面,从而转移到更高一层的语篇层面,可以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口译。会议口译一般分为两类: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其中,对于交替传译的研究在口译研究和口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的研究方向正是交替传译。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总理记者招待会中汉英交替传译语篇衔接手段的实证研究,来对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篇衔接进行探索,拓展衔接理论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语篇衔接手段对于汉英交替传译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于口译实践和教学带来的启示作用。根据本人目前了解,国内外关于高规格政府记者招待会交替传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多,也不是非常系统。本文将在前人的经验及研究基础之上,对这一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在对交替传译特点进行简单阐释的基础上,在衔接理论的整体框架下,本文将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记者招待会上汉英交替传译的原文(中文)及译文(英文)进行对比研究,梳理、归纳并统计译员所使用的各种衔接手段,对其在有助于听众更好理解原文方面产生的效果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探索其对于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的意义,以期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规格口译人才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