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作为多数民族成员的汉人在与藏族的长期交往中所发生的文化涵化现象,为革新人类学的涵化研究范式提供一个探索性的经验文本。作为文化变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涵化现象很早就受到了人类学、社会学、跨文化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科重建过程中,涵化概念被介绍到我国学术界,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引起中国人类学家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对该领域的反思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对少数族裔的负面刻板印象之类的问题。本研究之所以把甘南藏区的汉人作为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甘南藏区作为一个多族群社会,各个族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族群文化的涵化,汉人也不能例外。然而,已有的研究对汉族被少数民族文化涵化的现象鲜有论述,而是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民族“汉化”的研究上,这不仅潜在地隐喻了汉族文化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更有可能误导我们认为所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就是少数民族不断被汉族文化涵化的过程。研究汉人涵化的第二个原因在于,虽然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汉族的少数民族化现象,但是这方面较为细致的经验研究仍显匮乏。因此,不论是从我国各民族间日益加速的互动现实来说,还是从当前国内外涵化研究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来说,把汉人的涵化现象作为研究的主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当地一个汉藏混居的河谷地带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首先较为详尽地描述和分析了当地汉人的迁移历史、人口及家庭结构。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人移民独特的生活处境,包括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继而,我们分别从移民模式、经济生态系统、视觉体验与仪式、文化系统的互融性、国家政策与制度这样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地汉人在文化上发生涵化的影响因素。最后一章是对汉人文化涵化的民族志描述,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贡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