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社区在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的潮流中逐渐成为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首选场域。扎根社区,深入探讨空巢老年群体的社区心理需求倾向,对丰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指导社区服务操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过程主要分为空巢老人社区心理需求的扎根理论和探索性应用两个部分。在扎根理论阶段,运用合作研究方法,以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社区为合作基地,对空巢老人心理需求倾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提炼。研究在为期一年的社区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34名空巢老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空巢老人心理需求倾向理论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1)空巢老年需求研究亟待召唤一种历史的、关系的、积极的视角。(2)在时代变迁中,老人经历了需求生态系统从“家族人”系统到“单位人”系统到“社会人”系统的转变,“社会”的范围主要指向了社区。(3)空巢老人的社区需求包括积极能力、积极体验、积极环境三种倾向。积极能力倾向包括能力保护、能力增长、能力施展三个维度,希望“老有所为”,从而带来价值感、效能感。积极体验倾向包括体验的获得、体验的表达和体验的分享三个维度,希望“老有所乐”,从而带来社区感、归属感。积极环境倾向包括生活环境、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三个维度,希望“老有所依”,从而带来安全感、舒适感。三种社区需求倾向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系统,并共同旨在积极生活的建构。探索性应用阶段,将提炼出的理论在社区服务项目中进行了探索性的应用,通过实践增加理论的生命力,同时通过实践的反哺,对理论进行了完善,得出以下结论:(1)空巢老人心理需求倾向理论在社区操作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性和应用性。需求倾向理论在社区实践中呈现出动态性,老年人在与社区的互动关系中,三种需求倾向的对接是有主观偏重的,并且这种偏重在直观上与年龄还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2)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不是孤立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它的可持续运作依赖于全方位合作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