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咬合创伤和牙周炎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在不同时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动态表达变化,推测咬合创伤在牙周组织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分析与咬合创伤相关的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工作中咬合创伤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更理想的思路。方法:选用120只雄性Wistar大鼠(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清洁级,口腔卫生状况良好,咬合关系良好,无口腔疾病,体重250g-280g,鼠龄为3个月。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N组(正常对照组)、A组(咬合创伤组)、B组(牙周炎组)、C组(咬合创伤+牙周炎组),每组30只,分别于建模后1天、3天、7天、2周、4周、6周从各组中随机选5只处死取材。采用浓度为100g/L的水合氯醛(3ml/Kg)腹腔注射麻醉,将大鼠仰卧固定于操作台上,用1%碘酊棉签、75%乙醇消毒双侧口腔黏膜。A组随机选取一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牙,选用直径0.6mm的方丝,截取长度约2mm。用金刚砂小球钻将咬合面打磨粗糙,隔湿后涂布酸蚀剂,酸蚀30-60秒,用水冲去,棉球隔湿,吹干后涂布粘接剂,光固化;复合树脂将方丝粘接至咬合面后光固化。B组随机选取一侧下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牙,选用直径0.2mm结扎丝结扎于第一磨牙牙颈部,并尽量位于龈沟内。C组按上述方法随机选择同侧上下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牙建模。N组不作任何处理。在各自规定的时间内,实验动物按0.3ml/100g剂量,给予10%水合氯醛麻醉后,用4%多聚甲醛经心灌注,待灌注结束后,立即截取磨牙区组织,保留根尖部骨板及牙龈组织,将树脂材料及结扎丝去除,。在4℃条件下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48h,再置于10%EDTA溶液4℃环境中脱钙4周。进行石蜡包埋并切片,切片厚5μm。对切片进行HE染色及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封片后自然干燥。利用专业图像分析系统Image Pro-Plus6.0软件对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阳性细胞数进行数据采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数据进行总体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对4个实验组6个不同观察期的免疫反应结果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按α=0.05水准,P≤0.05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E染色1.1对照组大鼠磨牙冠状切片显示,牙周膜排列整齐,根尖牙周膜与牙骨质连接紧密,牙槽骨与牙周膜界限明显,少数牙槽骨表面可见陷窝,并有多核细胞分布。在牙周组织血管周围也可见到有细胞分布。1.2实验组牙周膜内部的成纤维细胞少量增多,纤维排列紊乱,牙槽骨表面陷窝增大,数目增多,在骨陷窝内多核细胞数量增多,血管数量呈增多趋势,在2周组达到高峰。2VEGF免疫组织化学2.1对照组在下颌磨牙的牙冠周围的血管中未见阳性细胞,根尖周围的牙槽骨表面均未见阳性细胞。在牙周膜的内部,只有少数大血管内有少量VEGF阳性的细胞。2.2实验组VEGF阳性细胞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实验组中,牙周膜周围的牙槽骨陷窝中出现VEGF阳性多核细胞且逐渐增多,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量逐渐增多,2周达到高峰,在4周,6周组表达有所降低。(2)在所有观察期的切片中,整个磨牙列,包括第1,2,3磨牙牙槽骨都可见骨陷窝中有VEGF阳性多核细胞分布,并在牙槽骨内的血管中有阳性细胞分布,集中于实验牙根尖周围;实验牙牙冠牙周组织及实验牙的邻牙牙周组织中,未见明显阳性细胞分布。(3)对于不同实验组来说,相同观察期的VEG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骨陷窝中VEGF免疫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及牙周膜中血管的阳性细胞的数目在各组之间比较:对照组<牙周炎组<咬合创伤组<咬合创伤+牙周炎组。结论:1VEGF在各个实验组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咬合创伤+牙周炎组中VEGF在多个核细胞和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强于其他两组,表明其参与了牙周组织损伤和修复的过程。2咬合创伤对牙周炎的进展有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牙周组织会出现适应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