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GZ异常高表达与骨肉瘤预后相关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肉瘤(OS)是儿童和年轻人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OS患者出现肿瘤转移后通常预后很差。目前可用的生物标志物仍不能有效预测OS患者预后,临床迫切需要发现一种新的与OS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我们对GEO数据库进行全面搜索,选取了6个同时包含病例和正常对照数据集进行荟萃分析,并对包含生存数据的独立数据集进行生存分析,根据Zscore值和HR值,筛选出异常高表达且与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通过对骨肉瘤临床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来验证POGZ的过表达水平。最后,通过高通量测序、KEGG通路分析,体外细胞实验探索POGZ在OS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对OS患者预后影响。结果:根据荟萃分析和生存分析的结果,发现POGZ表达显著上调且与OS预后不良相关。免疫组化染色验证了在临床样本中POGZ稳定高表达。在体外实验中,干扰POGZ后OS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均减少。KEGG通路分析表明,POGZ与细胞周期通路正相关。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溶解的OS细胞,发现干扰POGZ后OS细胞停滞于G1期。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POGZ与CCNE1、CCNB1共表达。结论:POGZ是评估OS患者预后的重要基因,在OS患者中高表达。干扰POGZ表达可减少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影响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38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SPSS22.0软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手术切除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因素。结果:纳入的3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8例,比例为1:2.8,平均年龄53.9±2.1岁,中位年龄56岁。18例
目的:探讨对于急性脑卒中,急诊救治患者中应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疾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救治模式,实验组采取院前院内一体化联合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模式,对比两组急诊救治效果。结果:在接诊到确诊、确诊到救治、总治疗等时间指标上实验组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
硅材料因具有目前已知最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 m Ah/g)和低电压平台成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严重的体积效应(>300%)使电极粉化并与集流体失去电接触,从而导致硅材料极差的电化学能。另一方面,硅材料导电性较弱的特点也严重限制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工业废硅进行酸洗,采用这种提纯后的纯硅为原材料制备了碳包覆硅
目的: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而早期诊断是AKI(急性肾损伤)避免加重和改善预后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前瞻性试验设计,对比严重烧伤后AKI和非AKI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之间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Scr、BUN等传统肾功能指标之间差异和相关性,以期为NGAL用于早期AKI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试验对象,统计烧伤患者和健康志
声光子晶体是一种同时能产生光子和声子带隙的周期性结构,由于具有同时对电磁波和弹性波的出色的操控能力,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这类人工微结构材料能在微纳尺度上同时操控声光,从而实现声光集成调控和增强声光耦合的作用。常见的实现方式聚焦于声光的双重带隙效应。与带隙效应相比,通带的异常色散的自准直效应的运用既不需要带隙也不需要引入缺陷,即使是在低折射率比和低填充比情况下仍然能实现。进一步研究增强声光耦合在这类
利用基因组工程技术在转录水平上动态且精确地调控单个或多个转录本,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基因表达量和植物表型之间的关系。目前,在大豆中基于CRISPR/dCas的转录调控系统的开发鲜有研究和应用。本研究以CRISPR/dCas系统为基础,将无核酸酶活性的dCas9、dAsCpf1分别同转录激活域VP64、转录抑制域SRDX融合表达,并选择GmPHD6、GmCDF1、GmCHX1和Gma-mi R172a为
目的:Grainyhead-like 1(GRHL1)是一种参与胚胎发育的转录因子。然而,对GRHL1在癌症中的生物学功能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索GRH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通过组织芯片、蛋白质印迹实验测定GRHL1在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细胞生长和集落形成实验用于研究GRHL1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功能。采用RNA测序和
研究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以2018年01月至2020年07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并至少接受了2个疗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最佳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了125I粒子植入分为粒子组和对照组,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随访资料。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客观缓解率、疾
氮素是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元素之一,也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但是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使得肥料残留于土壤中,并导致环境污染与水质富营养化。如何提高植物对于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以增加作物产量,是开发绿色可持续农业急需解决的难题。生物固氮被证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挖掘微生物固氮及促生的调控机制对于指导氮肥施加以及开发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水稻根系固氮菌,对其碳氮源的利用情
目的:MLN4924(又名pevonedistat)是一种泛素类小分子NEDD8的激活酶抑制剂,作为新一代抗肿瘤的分子靶向药物,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周期阻滞、凋亡、衰老和自噬等。目前已在多种实体和血液恶性肿瘤中进行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在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中尚未开展临床试验。最近研究发现其脱靶效应能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