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义学是一门研究意义的学科,用以连接传达意义的语言系统和解释意义的概念系统。它是连接语言与认知的交叉点。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以淮海工学院学生为个案,来分析大学生是如何习得语言意义的各个要素。
在对教育者们所关心的语言意义学习的普查的基础上,本文对与句子语义学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本文采用林懿、司联合关于语义能力的观点,建立了有关语义的理论框架,包括词汇语义学和句子语义学的所有项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根据习得和语义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大学生语义理解的水平。本文采用马艳芳(2006)的语义能力的调查问卷来调查学生的语义理解水平。该问卷的分析中还涉及了语言能力与语义能力是否有相关性这一分析。由于原作者对于这些子项目给出相应的问题问题难度不一,本人对每部分问题的分值进行了修改,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语义能力,以获得较为真实的数据。
从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语义理解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义理解水平比较低;英语专业学生的对语义的理解力不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而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语义理解水平要高于大三的;普通本科学生的语义理解水平和民办本科学生的语义理解水平有显著差异。另外比较非英语专业文理科学生的语义理解水平图表显示,P值为0.923,T值为-0.097,说明非英语专业文理科学生的语义理解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而比较非英语专业男女生的语义理解水平的表显示,P值为0.000,T值为4.387,说明非英语专业男女生的语义理解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别。从相关性的分析来看,整体来说语义能力和语言能力成正比。P值为0.000,r值为r=0.616**,说明语义能力和语言能力有相关性。
此外,由于语境与文化因素与语言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义理解中语境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中国学生英语语义理解偏差的原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文化和语境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语义能力水平也有帮助。在英语课上老师应该适当加入文化知识和语境理解的教学,尤其是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上。语义研究对语言习得有着丰富的借鉴功能,笔者希望本项对大学生语义习得的研究会对英语学习和教学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