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芴类导电聚合物在有机光电子器件应用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M. Pope等人首先发现了四苯掺杂蒽晶在外加高电压的情况下产生了微弱的发光,从而揭开了有机电子学的序幕。1986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W. Tang提出了有机太阳能电池(OPV)和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的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A.J. Heeger等人首次利用有机半导体制作出了柔性半导体器件。有机半导体在近2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在有机半导体的发展过程中,无疑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发是推动这一领域前进最为主要的源动力之一。本论文研究了PFCxTh-DCN等聚芴类有机半导体材料,通过对这种新型材料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表征,研究了其作为功能层的电致发光器件和光伏器件的性能。利用旋涂方法制备了以PFCxTh-DCN为发光层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FCxTh-DCN/Al,研究了退火对PFCxTh-DCN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聚合物薄膜经过120℃退火10min处理后,其启亮电压有所降低,发光功率基本与未退火器件一致。对于PFCxTh-DCN材料退火后出现的发光肩峰进行了分析,得出退火后出现的530nm的发光肩峰是由于材料分解产生了芴酮缺陷所导致。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给出了通过加长芴基9号位取代基团的长度及不进行退火处理增加PFCxTh-DCN材料的光谱稳定性。通过制备聚芴类窄带隙新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并进行添加剂DIO的掺杂,制备了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当掺杂质量比为3%时得到最佳的性能,短路电流密度2.6mA/cm2,开路电压为0.77V。最佳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1%。主要归因于掺杂的颗粒对可见光的散射增强了器件对于可见光的吸收,通过掺杂改善了有源层内微观结构使有源层的互穿网格形貌更好形成,从而更利于激子的解离与载流子传输。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甘肃省受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制约,区域内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国家新一轮扶贫规划中,甘肃省有43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和5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县被列入其中。近几年来,虽然甘肃省贫困发生率在逐年下降,但是减贫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如何更有效地配置财政资源,更大限度地减少贫困,
随着电子系统朝着高速、高密度方向的发展,高速电路板中信号完整性问题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研究议题,尤其是在电源地平面中的同步开关噪声(地弹)问题尤为严重。本文首先阐述了高速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之一,是为数不多的能运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创作和翻译的作家。因其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翻译体裁呈现多元化模式,涉及小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娴熟地运用双语写作,并在两种语境读者中均获得较高声誉的一位作家。她在从事中、英文创作的同时,还进行文学翻译,翻译了大量的美国
众所周知,张爱玲是现代著名的文学作家。但是在她的文学生涯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自译。她除了翻译西方文学作品以外,还将更多的尽力放在翻译自己的文学作品上,并逐渐
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在高频大功率器件中应用很有前景,这是因为其具有宽禁带,高的电子迁移率,高的击穿场强,强的极化。为了不断提高HEMT器件的频率,缩小栅长是必要手段,但
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背景下,知识界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文化民族性诉求凸显,文化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诸如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热潮,文化自信与文化反
秦腔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清代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并向周边地区迅速传播。秦腔在乌鲁木齐的发展状况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前秦腔在乌鲁木齐的生存状况,与移民
微波介质材料在现代微波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微波介质材料MgTiO3和Mg1.8Ti1.1O4为研究对象,探讨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之间联系,建立材料组成、晶体结构、化学键性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