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 ——以路易丝·米恩小说《灯会》为中心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随着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和通商口岸的逐步开放,大批西方外交官、商人、传教士、旅行家等群体入华,推动中西交流又一次达到繁盛。在来华的西方人中,作为剧团演员的路易丝·乔丹·米恩(Louise Jordan Miln,1864-1933)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米恩19世纪末到达中国,游历了上海、广州、香港等城市,将所见所闻写成游记出版,并开始小说创作。至1933年去世,米恩共出版了 20余部作品,几乎都是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受到当时西方读者的喜爱。然而今天,不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人们逐渐忘记她曾因创作一系列中国小说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赞誉。在近年比较文学研究的蓬勃发展中,中西方对米恩及其中国小说的关注都非常匮乏,至今还没有人完整地梳理过其作品,更不要说系统地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基于此,本文将首先系统梳理米恩的生平和作品,以欧美文化中的“汉风”传统为背景,以“他者”概念为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探究米恩代表作《灯会》(The FeastofLanterns,1920)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分析作品中对中国的人物、生活、环境、文化等元素的书写,从而指出,米恩对中国的认同和赞颂以及“唯美化”的书写,与西方的“汉风”传统、米恩本人生平经历、知识结构、职业身份以及社会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拟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介绍本文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他者”理论概述和创新性。第一章将米恩的生平划分为童年时代、演艺生涯、东方旅行、写作生涯四个阶段,系统地回顾米恩生平及著作。第二章以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Allen Giles)及其子翟林奈(Lionel Giles)的汉学译介、欧美诗歌中的“汉风”元素、西方跨国婚恋题材小说为例,简要介绍20世纪前期欧美文化中的“汉风”传统,从而引出米恩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第三章分别从人物形象、环境与文化形象两个方面,分析《灯会》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其中,人物形象一节重点探讨小说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刻画,以及对中国人信仰多样化的呈现,环境与文化形象一节主要分析米恩对中国“乌托邦”式的塑造,以及对中国文化艺术感染力的呈现。第四章在总结米恩对中国狂热认同的同时,结合其东方游记,梳理了米恩对鸦片、缠足等话题的特殊印象,分析其作品中呈现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并探究其写作动因,揭示米恩作品对当下跨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通过前四章的论述,结论部分将总结米恩作品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及其作品中闪烁的女性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积极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对当前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启示。米恩作为较早书写中国的西方女性作家,她对西方侵略者的批判,对中国强烈的同理心,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尊重与理解十分难能可贵,其作品的题材和内涵均呈现出了较为独特甚至前卫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应当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
其他文献
半岛电视台凭借其非西方的声音、国际化的视角与大胆独特的见解,在国际传播格局中获得了不容小觑的地位,在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范围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半岛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直接影响着阿拉伯各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态度。本文由此出发,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半岛电视台网站对中美两国疫情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框架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对中美两国相关报道框架进行分
口译中的自我修正指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对自己的译语作出的后续调整。自我修正是口译中的常见现象,同时也是重要的口译策略。然而,汉英口译中自我修正的研究较其他语言对比较有限。本研究基于第八届全国口译大赛全国总决赛25名选手的交替传译语料,分析学生译员在汉译英和英译汉两个方向中的自我修正现象。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的自我修正的频率和次数,对比学生译员两个方向中的自我修正现象。本文采用的自我修正分类框架基于前人对一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作为迄今唯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作家,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自1970年莫里森发表第一部小说至她逝世,她一共出版了 11部小说,每一部都获得读者与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国内外莫里森作品相关研究虽异彩纷呈,但从流散的角度阐释莫里森作品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流散作为新兴的批评工具直到近些年才被学界所引介和应用
中匈关系源远流长,但官方关系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两国形成了友好关系,其基础是相似的意识形态。中匈关系多年来保持稳定。从21世纪开始,这种关系进入了黄金时代。从那一段时间起,两国的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密切。2004年匈牙利加入欧盟后,中匈两国签署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中国开始认识到这个中东欧小国的重要性,它有可能成为中国加入欧盟的门户。2008-2009年经济危机后,匈牙利
随着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不断增多,以及德国高校学历在国际社会的较高认可度,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到德国留学。中国学生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因此,在德国留学期间他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文化差异和其他文化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会给他们带来不适感和其他的心理压力。压力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现象,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的压力情境。压力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几乎没有聚焦于中国留学生的相关研究。因
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从“有限参与者”到“积极拥护者”,再到“参与者和建设者”的转变。在当前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将多边主义视为基本立场与核心原则,其内涵包括了四个要素,即以协商对话为核心要义,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为目标,以遵守国际规范为实践路径,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为基本原则。作为非洲最大的多边区域合作机制,非盟在非洲一体化、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对外发出统一声音上扮演了
长复句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德汉翻译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德语中的长复句常常带有复杂的定语与状语结构,句子之间环环相扣,对译者的理解与翻译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不仅如此,译者在翻译德语的长复句时,往往在汉语中找不到一套直接对应的句式结构,这也构成了翻译的一大难点。本文选取了德国著名汉学家傅海波所著的《蒙古政权统治下的中国货币和经济》一书中引言与第二章的部分内容作为试译和研究对象,举例分析了书中所涉及到的长
现有唐·德里罗研究聚焦于消费文化、技术理性和媒介文化对德里罗小说人物之自我认识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着眼消费文化的学者揭示了外在形象商品化对德里罗小说人物的异化作用,研究媒介文化的学者指出影像崇拜对德里罗小说人物的主体建构起着决定性作用,考察技术理性的学者关注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医疗科技的异化作用,他们认为这些科技将人体变成数据和影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自我认识和生活方式。总体来看,德里罗研究涉及的
2001年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将“使‘走出去’战略在建设系统有所创新”写入“十五计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标志着“走出去”战略正式启动,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从注重“引进来”发展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双轮驱动。自此以来,中国的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进行对外投资的主体既有国有企业亦有大中型民营企业。根据最新的《201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1980年,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著名的概念隐喻理论,使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从仅限于语言表达层面的修辞方式转变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思维模式以及文化实践的产物,隐喻成为了认知语言学和文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隐喻研究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Forceville提出了“多模态隐喻”这一概念,揭示了语言之外,图像、音乐、手势等其他模态参与建构隐喻的可能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