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当代童话中死亡书写的研究,是对儿童死亡认知教育的文学探索。它既反观生命过程,又照亮生命意义。但关于中国现当代童话的死亡书写的系统性研究相当匮乏。因此本论文研究立足于中国现当代童话创作的基础上,探索童话中死亡书写的发展变化,揭示死亡书写的不同价值意义,探讨一种在正视死亡的基础之上,以死亡关照生命,对生命广泛尊重和敬畏的平等价值观,以期对童话创作和阅读欣赏,乃至儿童生命教育带来借鉴。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经历了三个转型期:五四时期文学启蒙期、30年代革命救亡期与“十七年”重回艺术期,以及八九十年代后的新时期。五四时期的死亡书写呈现出对恶的惩罚和对苦难的揭露两种倾向,以此控诉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20世纪30年代至建国后“十七年”左右的时间,公式化、简单化、政治化的作品成为了这两个时期童话的主旋律。八九十年代以后,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再次得到重视。童话的创作题材、内容主题、风格趣味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和拓展。死亡书写不再纠缠于善恶对立的阶级斗争和贫穷苦难,而向更为贴近孩子视野的成长、生活、自然等主题上进一步挖掘。
童话中人物死亡类型大致有四种,即惩罚性死亡、献身性死亡、灾难性死亡和生存性死亡。各种类型的死亡书写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表达,呈现出真实化、内省化、多元化等发展特点。而各种死亡类型书写背后的意义则表现了作者对创作文本的不同诉求。从将死亡书写作为一种简单的传声布道工具,到对死亡的多元化释义,发展至将死亡看作自然规律,作者从对死亡意义的直接操纵到逐渐隐藏,也使得死亡意义的表达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它不但可以承担道德意义,也能表现更多层次的审美观照。死亡的美学意义依托个体生命自我言说,获得主客观合目的性的价值实现,在童话中的死亡书写一般呈现出柔美、崇高两种审美体验。死亡书写在爱的浸润下,超越自身,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和终极关怀,以对人类自身的质疑和反省,关照万物生命的独立、完整与平等,实现对生命意义的诠释的蜕变和充盈。
儿童童话书写死亡,重在对生命主体意义的塑造和反思,启蒙和推动着儿童对自我和世界万物的双重认识,为沉迷解构与异化的成人文学创作带去一股清新的空气,也为生命意义的完整诠释带来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