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指引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定盘星,在提倡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理念的当今社会,如何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是国家与全体公民日益关注的焦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对于优化我国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推动我国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深远意义。纵观我国,党和国家历来对公共服务的发展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各项决定与政策。为了积极响应我国经济发展总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新的战略目标正式提出;紧接着,十八大会议发布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新任务,并且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度强调要争取在2020年迈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水平阶段中。可以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从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通过十七大、十八大及其十八大三中全会的深入贯彻落实,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亟待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过程中深层次的政策背景和制度原因需要我们逐步研究并一一破解。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我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环环相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是我国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特点背景来系统研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充满着开拓性和挑战性。从理论意义角度来说,通过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两者分析相结合,让公民对城镇化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与内涵有个更为深入透彻的理解,同时引起政府决策者与学术界以及公民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重视,进而推动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系统研究的深入;从实践意义角度来说,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状况,引入武汉城市圈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具体实例,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更有利于国家与政府提出合理的改革政策与针对性的建议。因此在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城乡公共服务问题,引入武汉城市圈的个案分析,不仅实现了对我国某一区域性公共服务发展现状进行的具体分析,更是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其他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发展水平、有效减弱城乡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真正缓解与改进我国城乡均衡发展及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较为深远的探究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