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在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与p53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VEGF-C与p53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明确VEGF-C与p53的表达水平在结肠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诊并接受结肠癌手术的患者共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范围为36岁~72岁,平均年龄(57.8±12.3)岁。病例选择标准为:①术后标本均经病理确诊;②手术均为标准的结肠癌根治术。③术前均未行放疗以及化疗。根据有无淋巴结微转移分为两组,分别为:转移组(35例,肿瘤细胞存在淋巴结微转移)与未转移组(33例,肿瘤细胞未存在淋巴结微转移)。随访1年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及死亡例数,计算复发率及死亡率。(1)一般临床基础指标的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础指标的差异,包括: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BMI)、肿瘤体积、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Dukes临床分期以及术后复发率与死亡率等。(2) VEGF-C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患者结肠癌标本组织中的VEGF-C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一般临床基础指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VEGF-C蛋白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3)淋巴结微转移程度的分析:应用常规HE染色以及CK20与CEA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病理标本的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并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一般临床基础指标及VEGF-C蛋白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4)与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的相关性指标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一般临床基础指标、VEGF-C蛋白及p53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程度的相关性。(5)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一般临床基础指标及VEGF-C蛋白及p53蛋白表达水平对淋巴结微转移的影响程度。结果:(1)一般临床基础指标的分析:与未转移组相比,转移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BMI)、肿瘤体积、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无显著差异(均P值>0.05),转移组患者的病理低分化比例、TNM分期Ⅲ~Ⅳ期比例、Dukes临床分期C-D级比例以及术后术后复发率与死亡率均显著较高(均P值<0.05)。(2) VEGF-C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分析:与未转移组相比,转移组患者的VEGF-C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较高(均P值<0.05)。以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BMI)、肿瘤体积、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指标差异进行比较,VEGF-C蛋白及p5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均P值>0.05),而患者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Dukes临床分期及淋巴结微转移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则VEGF-C蛋白及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均P值<0.05)。(3)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的分析:以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BMI)、肿瘤体积、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指标差异进行比较,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值>0.05),而患者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Dukes临床分期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则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均P值<0.05)。(4)与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的相关性指标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仅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VEGF-C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有正相关关系(均P值<0.05);而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BMI)、肿瘤体积、肿瘤位置、浸润深度、Dukes临床分期与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无相关关系(均P值>0.05)。(5)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VEGF-C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P值<0.05)。结论:(1)结肠癌组织中VEGF-C蛋白及p53蛋白的高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密切;(2) VEGF-C及p53蛋白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3) VEGF-C及p53蛋白是影响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判断结肠癌预后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