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最近几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迅速,而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其中空间数据管理是构建CIM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然而目前对于空间数据管理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对象都为室外空间,室内外空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室外空间的数据管理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室内空间,而构建适用于室内空间信息表达的数字模型可以作为用于室内空间数据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IndoorGML是OG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迅速,而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其中空间数据管理是构建CIM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然而目前对于空间数据管理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对象都为室外空间,室内外空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室外空间的数据管理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室内空间,而构建适用于室内空间信息表达的数字模型可以作为用于室内空间数据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IndoorGML是OGC提出的一种用于室内空间数据交换与表达的标准,其出现改变了室内空间模型没有统一数据格式的现状。然而由于IndoorGML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现有的生成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成过程繁琐,难以集成语义信息等等。对IndoorGML的生成方法进行改进将有利于室内空间数据管理,进而为CIM在室内空间信息方面的建设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针对IndoorGML现有生成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BIM的IndoorGML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以BIM模型作为数据基础,来快速创建包含语义信息的IndoorGML模型。通过实验发现,该方法可以利用BIM模型中丰富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生成的模型不但能够在几何层面上描述室内空间的连通关系,又可以在语义信息层面上对BIM中的属性信息进行集成,来达到充分表达室内空间的信息的目的。为对该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本文选取了一所医院的BIM模型作为案例,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用于室内空间较为复杂的大型建筑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为探究IndoorGML模型更深层次的应用,本文将IndoorGML模型转换为语义网络模型,将其与图论中的网络分析相结合,对该网络模型展开计算复杂网络相关属性的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在医院室内空间中不同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探讨将IndoorGML模型用于室内空间分析的可能性。此外,还将IndoorGML模型中的NRG部分用于室内空间流线分析,探究IndoorGML模型更多的应用可能性。最后,本研究对将IndoorGML模型与CIM平台的结合应用做了尝试,以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为媒介将IndoorGML模型发布共享到虚拟城市中,并在该平台上完成对IndoorGML模型及其相关室内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交互操作,为CIM在室内空间数据的建设上提供数据信息支撑。本文正文共约34000字,图表85幅。
其他文献
GaN基蓝光、近紫外光及深紫外光LED在照明、显示、医疗与消毒杀菌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与需求。在GaN基倒装和垂直结构LED中,高反射低电阻的p电极对于提高LED电光转换效率十分重要。本论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反射低电阻的p电极方案——使用薄Ag在特定条件下退火形成Ag纳米点(Ag NDs)后覆盖Ti/Al或Mg/Al金属层,尤其是Ag NDs/Mg/Al电极有望用于从蓝光到深紫外光的GaN基倒装L
X光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安全检查,可有效防止不法分子进行恐怖袭击或非法交易。相对于通过人眼判断X光图像中是否含有违禁物品,自动化安检技术能有效提升安检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因此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的X光图像违禁物品检测有强烈的应用需求。针对物体在X光图像中呈现出尺度变化、旋转角度变化和遮挡等问题,以及违禁物品样本稀缺问题,本文将最大相似子图匹配算法和图匹配神经网络算法用于研究基于图匹配的违禁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一种致死性和致残性极高的疾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正常情况下,大脑两侧半球通过交互性半球间抑制达到并维持大脑功能的兴奋与抑制平衡状态,当发生卒中后,双侧大脑半球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健侧半球对患侧半球抑制性作用增强,这也是加剧患侧脑皮质功能抑制的主要原因。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新型神经电生理刺激技术,其中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5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路量子电动力学(c QED)作为一种可能实现量子信息处理(QIP)的方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将量子比特与谐振腔进行耦合,可以实现对比特的非破坏性测量。由于比特没有直接与环境进行耦合,退相干时间和门操作保真度相对之前的超导量子比特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人们利用超导量子计算机在解决特定的问题上超越了经典计算机(随机波色采样),实现了量子霸权。谷歌、IBM、华为等大公司以及各
本文首先利用COBE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北冰洋1960-2020年的海表面温度变化趋势,发现北冰洋存在“海温放大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大西洋关键区和太平洋关键区内海温增暖主导季、增暖主导深度及增暖主导因子的差异性。其次,利用OISST高分辨率数据构建了北冰洋海洋热浪事件数据库,通过新定义的热浪强度综合指数(ICI)对北冰洋近三十年的海洋热浪事件时空分布特征展开详细分析,发现了强热浪事件与季节冰区的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