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层粘滞阻尼器对隔震效果影响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隔震技术的兴起和规范的不断完善,隔震技术开始应用到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中。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易发生受拉破坏,如何解决支座易受拉破坏成为实际工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粘滞阻尼器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且易安装的减震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很多减震工程中。本文提出在隔震层中增设粘滞阻尼器作为耗能装置,使隔震结构形成隔震+消能的混合隔震结构体系,引入混合隔震效果参数对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得出使结构隔震效果最佳的附加阻尼比。本文基于此思路,研究粘滞阻尼器及隔震层相关模型,研究了粘滞阻尼器放大系数与阻尼比及频率比的关系。通过运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分析,结合实际工程中的混合隔震结构,研究粘滞阻尼器相关参数对建筑上部结构及隔震支座的相关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对比了隔震结构单质点、两质点、三质点、多质点模型计算精度。(2)提出了综合考虑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层位移,顶层加速度三个性能指标的混合隔震效果参数,更加全面地评价结构隔震效果。通过改变粘滞阻尼器相关指标,得出使混合隔震结构隔震性能最优的附加阻尼比取值。(3)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研究了附加阻尼比的改变对于隔震支座位移及拉应力的变化规律,根据工程实例模型计算所得的最优附加阻尼比,对比后得出该指标具有适用性。(4)结构体系的隔震效果受附加阻尼比值变化的影响,增设阻尼器对于框架结构的隔震效果要优于剪力墙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食管癌术后新鲜肿瘤组织中疗效相关基因表达与体外组织药敏的相关性。方法:(1)通过组织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Histoculture Drug Response Assay,HDRA)检测食管癌
目的:观察EGFR单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并探索可能预测疗效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标志物,同时分析诱导治疗结束后继续应用抗EGFR治疗的潜在获益,为寻找优势人群和给药模式提
目的:观察骨痿方联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单节段O
目的系统评价、比较自发荧光实时成像技术(AFI)与普通光支气管镜(WLB)诊断肺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总体诊断效率。方法在PubMed和EMBASE两个数据库中检索发表于1991
近年来电磁波被广泛应用在军事、通讯、医疗、探测等众多领域,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电磁波广泛应用的同时也给电磁空间造成很多污染。使用电磁波吸收材料是治理电磁波污染的有效方法,因此,研发高性能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重大意义。此外,特定波段电磁波吸收材料对于军事装备实现雷达隐身也有很大帮助。近年来,石墨烯及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电磁波吸收研究领域被广泛关注。本文使用高温热解的方法,以油酸锰为前驱物,在
本文主要是对原有地源热泵孵化系统的均温装置进行优化与实验研究。传统电加热孵化系统的均温装置装机功率占总功率的20%~23.8%;一个孵化周期均温装置的能耗占总能耗的37.5%~42
小麦赤霉病严重影响我国小麦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多种传统杀菌剂已产生耐药性,科学防治小麦赤霉病对于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在小麦扬花期喷施10种不同药剂,于小麦腊熟期调查统计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筛选出高效的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并探讨施药方式对药效的影响。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10种常用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小麦扬花期使用背负
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已成为—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本文以《跨学科视角下的高铁评估》(Evaluating High-speed Rail-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中第六章到第八章的内容为汉译素材,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信息类文本中后置定语的特点,分析不同后置定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文本翻译研究提供实践支撑。《跨学科视
高核硫醇银簇是一类优良的无机金属硫化物,银离子是具有d10电子结构的一价金属离子,它因其结构优美、性质多样性而且在合成、催化、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越来越重要,从而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高核硫醇银簇虽然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但是制备之后仍需要繁琐的反复实验,高核硫醇银簇由于产率低和低的稳定性,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当前,许多对高核硫醇银簇探索还停留在结构层面上,如何定向的设计与合成某种特定的高核硫
癌症种类繁多、致病机理复杂而且难以治愈,近年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尽早的确诊可以帮助挽救病人生命,由于传统癌症诊断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