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尾松人工林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人工林树种,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用的可持续经营技术,过分重视和追求短期生产力与经济利益,不尊重马尾松人工林在不同林龄阶段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及其自身的生长发育,导致人工林面积虽然不断扩张然而质量却明显下降的后果,许多人工林现在存在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本文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四川省宜宾市中南部地区的7个不同林龄(3a、 5a、8a、14a、31a、37a、40a)马尾松人工林地的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理化性质随着林龄和土层深度的显著差异来揭示川南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地的土壤养分现状,同时为土壤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同一土层中,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基本规律表现为:随着马尾松林龄的增长,土壤容重差异显著,并随林龄增长呈现倒“N”型增长规律;随着马尾松林龄的增长,土壤孔隙度差异显著,并随林龄增长呈现正“N”型增长规律;随着马尾松林龄的增长,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并随林龄增长呈现“W”型增长规律;而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显著,并且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逐渐增大,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反而逐渐减小。(2)在同一土层中,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基本规律表现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差异显著,其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变化规律一致,均呈现正“N”型增长趋势,即从3a-8a阶段随林龄增大而含量增加,8a-31a阶段随林龄增大而含量减少,31a-40a阶段随林龄增大含量再增加;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W”型增长趋势,即从3a-5a随林龄增大而含量下降,5a-8a阶段随林龄增大而含量增加,8a-31a阶段随林龄增大含量再降低,31a-40a阶段随林龄增大而含量第二次增加;全钾含量随着林龄增长也呈现“W”型增长趋势,但与全磷和速效磷的波动阶段略有不同,即从3a-5a阶段随林龄增大而含量下降,5a-8a阶段随林龄增大而含量增加,8a-14a阶段随林龄增大含量再降低,14a-40a阶段随林龄增大而含量持续增加。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除了全钾含量是逐渐增大之外,其他养分均为逐渐减小,并且同一林龄不同土层之间的养分含量基本上差异显著。同时,分析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除了全钾和PH值以外,其他养分之间基本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不同林龄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PH值在3.96~4.51之间,总体显酸性,整体变化趋势呈波状,但是无论随着林龄的增长还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土壤PH值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所以本研究认为土壤PH值虽然会影响到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但是与土壤养分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4)根据土壤理化性质随林龄和土层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原因,主要与种植不同林龄马尾松林木之前的土壤本底值、前期幼龄林生长快对养分需求大凋落物含量高、中期人为捡拾凋落物干扰严重、后期成熟林生长对养分需求减小、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