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硬实力的体现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逐渐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文化推广的研究必然对推进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交流工作古已有之,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无不体现着政府推广文化的战略意图。新中国成立后,文化推广工作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然而化大革命期间,文化的推广工作陷入停滞甚至严重倒退,直到1978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建立,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才真正以国家的角色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2004年成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标志着我国文化推广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后的六年中,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推广的重要阵地,代表国家向世界各地输出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提高汉语的实用价值,为世界文化多元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家汉办是由12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同时也和孔子学院总部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受教育部的直接领导,是全球孔子学院的管理单位,具有较强的政府背景。这种背景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指责,除此之外,战略模糊、发展过快、资金和管理存在问题以及政府角色界定不清,也成了制约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原因。 放眼世界,各个文化大国也都建有自己的文化推广组织,美国、日本、韩国采取的是基金会形式,而英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则是采取了政府主导一个主要的推广机构进行推广工作的形式,在资金来源和组织运营模式上也各有不同。通过对孔子学院的介绍及分析,了解孔子学院的运营模式及与政府的关系;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及深入分析其运营模式,发现并总结了孔子学院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英国文化委员会、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四家文化推广机构的介绍,分析其目标、使命、资金、运营模式及组织形式的各自特点可以发现,这些运作成熟的推广机构各有特色,并且都具备较强的政府背景。这对于中国文化推广的主要组织——孔子学院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的背景作为切入点,以政府角色理论、非营利组织理论及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理论,从政府角色的角度进行分析。以非营利组织理论来分析孔子学院的主体,分析政府在组织关系上所扮演的角色;以公共物品理论来分析孔子学院的客体,分析政府在推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出政府应该在文化国际推广的过程中应该扮演四个角色,即政策制定者、资金支持者、监管者及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