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在评价机制上也要求多元性。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堂师生关系等方面与建构主义理论存在很多的相同的观点。本文在大量研读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以建构主义理论的缘起为基础,概述了建构主义从提出到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学生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师生角色的定位上,即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着、教师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辅导者。阐述了传统教学理论下的基础音乐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及音乐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解释,并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缺失了“音乐”、缺失了“情感”、缺失了“思想”。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下,我们音乐学习中的体验性、主体性、创造性缺失了,过于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强调知识的接受作用,注重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和基础音乐教育的广泛普及化。基于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分析,开始对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基础音乐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分析,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新课标出台后的基础音乐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建构主义理论这一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视角为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提供了很多有帮助的启示:比如,它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强调“动态生成”的课程,使基础音乐教育走向创新;建构主义理论对音乐教学理念、音乐教学方式、音乐学习方式、音乐教学设计等均产生了影响。由此,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特征,笔者提出了对实施基础音乐教学模式(新课改以后)的感受,对于在运用这一理论时应把握的几条原则与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基础音乐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创新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在新课标出台以后的这几年里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并使这一理念为我国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