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LNG卫星站冷能的SOFC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大部分液化天然气(LNG)卫星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未对LNG冷能进行利用,气化过程中冷能直接被空气或水带走,造成了冷能的浪费。采用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对LNG冷能进行利用已经成为能源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是,目前采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集成系统对LNG冷能进行利用的研究尚不充足。且SOFC高温尾气有着较高的余热利用价值,湿空气透平(HAT)和注蒸汽燃气轮机(STIG)等湿化燃气轮机又需要稳定的热源。基于此,本文提出并研究了利用LNG冷能的SOFC-STIG分布式能源系统和SOFC-HAT分布式能源系统,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建立了管式SOFC直接计算法模型,通过对比第三方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文献中直接计算法模型相比,本模型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同时基于管式SOFC系统的性能评价准则,归纳分析出影响其热力性能的主要参数,并研究了主要参数对SOFC的电流密度、电压、输出电功率、设备?损失、电效率和?效率等主要热力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运行压力和运行温度的增加会提高SOFC系统的电效率和?效率等主要性能指标,而燃料流量的增加会降低SOFC系统的电效率和?效率等主要性能指标,燃料利用率在0.85时使SOFC系统的电效率和?效率等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最优,为利用LNG冷能的SOFC集成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从能量品位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管式SOFC发电过程中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的机理:先通过重整反应将高品位的燃料气化学能转换成较低品位的合成气化学能,并通过降低的燃料化学能品位来提升重整反应热的品位,使其提升到合成气的品位,完成其化学能的一次利用,再通过SOFC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将合成气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完成其化学能的二次利用。推导出了SOFC发电系统的品位平衡关系式和发电过程中化学能梯级利用的收益式,得到了发电过程中化学能有效利用的收益来源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集成中能量利用的原则,即根据能量的品位不同合理集成不同功能的系统,为后续集成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品位分析方法以及物理能与化学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原则,提出并研究了利用LNG冷能的SOFC-STIG分布式能源系统和SOFC-HAT分布式能源系统。建立了系统方案中湿化器等关键设备的数学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研究了主要参数对湿化器性能的影响;同时分别根据SOFC-STIG集成系统和SOFC-HAT集成系统的热力性能评价准则,对集成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分析,并研究了主要参数对其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两种新型集成系统中SOFC的?损失占系统总?损失的比例均最高,其中SOFC-HAT集成系统的SOFC?损失比例达到37.08%;两种新型集成系统的热力性能均随燃料流量的增大而降低;SOFC-STIG集成系统的热力性能随注蒸汽比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注蒸汽比为0.2384时,SOFC-STIG集成系统的热力性能最优;两种新型集成系统的热力性能随燃料利用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燃料利用率为0.85时,两种新型集成系统热力性能最优。两种新型集成系统通过梯级利用LNG冷能,不仅降低了约10%的空气压缩机耗功,还有效回收了尾气中的CO2,其回收率和纯度均达到98%以上。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调峰功能,为我国LNG冷能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建立了利用LNG冷能的SOFC-STIG分布式能源系统和SOFC-HAT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性能分析模型,并从热力性能、经济性能和环境性能等多角度对比研究了两种新型集成系统与东南沿海某LNG接收站的冷能利用系统。结果表明,SOFC-STIG集成系统和SOFC-HAT集成系统的发电功率、发电效率、热效率和CO2排放量等综合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已有的冷能利用系统;两种新型集成系统具有不同的性能优势,SOFC-HAT集成系统在热力性能和LNG的气化能力方面较好,而SOFC-STIG集成系统在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方面较好。利用LNG卫星站冷能的SOFC-STIG集成系统和SOFC-HAT集成系统的提出和研究,为后续工程实践提供了合理的计算模型和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是深水油气生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通过耦合旋流和重力效应实现油气分离。现有GLCC存在操作域窄、工况点偏离设计点后极易发生气相带液现象(LCO),从而导致设备分离性能下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厘清GLCC内部的气液流动行为及分离机理,但前人的研究大都忽视了液膜流型在GLCC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某一工业缩尺GLCC为对象,聚焦其上部筒体内的气液流动现象,以液膜
学位
余热回收利用和开发新能源是解决目前能源问题的两条途径。针对温度不同的低温余热资源选择合适的余热利用方案对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实际意义。然而,目前对于余热回收系统的集成方法尚不完善,已有的能量性能指标对于不同利用目的的余热回收系统并不适用。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被认为是未来潜在的新型可持续能源。采用CO2/H2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耦合甲烷重整制氢过程的新方法可以提高置换开采效果,降低
学位
重油中含有较高的镍、钒含量,镍、钒化合物的存在对重油加工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重油镍、钒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吸附行为能够为重油镍、钒的脱除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综合利用高分辨质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重油中镍钒卟啉的分子组成、典型镍钒卟啉的轴向配位性质以及镍钒卟啉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电化学氧化的电喷雾电离(ESI)质
学位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资源储量大、能量密度高、分布广泛和燃烧洁净等特点,是重要的绿色接替能源。降压开采法被认为是开发天然气水合物最经济且最有效的生产策略之一。明晰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和生产等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分解空间差异性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均尚不清楚。本文针对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分解空间差异性展开了系统地研究。本文搭建了一套新型
学位
过程工业的总图布局是一个纽带,能够将各种不同的过程系统结合起来。因此,过程工业总图布局对企业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有显著影响,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的关注。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过程工业的总图布局一般是基于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根据经验人为手动设计。这种方法无法确认各种过程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布局设计的影响,也无法得到最优的布局设计。因此总图布局的优化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主
学位
作为维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能源,近年来我国成品油需求不断增长。成品油管道作为成品油运输的主要方式,对于炼厂与下游市场的连接起到关键作用,在区域能源供应链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成品油管道采用多批次顺序输送、多点注入/分输工艺,水力工况变化复杂,耦合水力的管道调度优化研究对管道的运行安全、输送效率以及下游市场油品的供应都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成品油管道的水力复杂性,本文首先基于离散时间表达以输油泵
学位
石油沥青质给石油的开采、储运及加工过程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作为石油中最复杂的组分,沥青质的结构和组成一直以来都是石油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沥青质本身的复杂性让赋予它一层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沥青质含有了石油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石油中金属化合物由于沥青质的遮盖而至今没能被全面表征。深入探究沥青质中金属化合物尤其是镍、钒化合物的组成,不仅能够全面认识石油中的金属的存在形态,更有利于以此为切入点,逐渐
学位
智能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电磁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干扰电子设备运行和电磁波的辐射/污染危害等问题,尤其军事领域的信息安全以及隐身科技的需求,加速了吸波材料的广泛研究。吸波材料是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一类材料,它通过材料的各种不同的损耗机制将入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或者是其他能量形式而达到吸收电磁波的目的。未来,5G时代的到来,无线充电的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车用汽油标准,国V/VI车用汽油质量标准中要求硫含量低于10μg·g-1。我国70%以上的商品汽油来自催化裂化(FCC)汽油,而FCC汽油特点就是高烯高硫含量。目前,工业上主流加氢脱硫技术为选择性加氢脱硫(HDS),虽然其可以满足严格的脱硫要求,但不可避免的脱硫同时也会发生烯烃加氢饱和(HYDO),从而引起较严重的辛烷值损失。因此,如何在深度脱硫
学位
高钢级管道环焊接头在焊接过程中的缺陷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再加上环焊接头局部存在几何过渡非连续、材料非均质等特性,导致其附近极易形成应变或应力集中区域,环焊接头失效已成为高钢级管道服役安全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为进一步增强高钢级管道的安全性,并为高钢级管道环焊接头全寿命周期安全运行提供评估理论与方法。本文开展了基于材料特性和基于应变的管道环焊接头断裂评估方法、管道环焊接头应变能力评估和延性断裂反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