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意识建构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人民日报》海洋新闻报道分析(1950-2014)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li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是国家实现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建设战略,不仅包括海洋经济等硬件建设,而且包括海洋文化等软件建设,海洋意识正是海洋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海洋意识的强弱甚至决定着海洋开发的成败,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兴衰未来。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海洋意识的孕育、发展和形成,就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被建构新意义,不断被赋予新内涵的过程。同理,大众媒介是更大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报道是对现实的一种诠释和建构,大众媒介通过符号体系生产,进行社会话语建构,是“意义”生产、交换、分享和消费的过程,建构了人们关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是民族心理意识的一种表达和演化。因此,当代中国海洋意识的形成过程、特征状况、发展规律,就能够通过大众媒介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海洋报道和新闻传播,较为直观而形象地反映出来。  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国民的海洋意识仍然非常薄弱,还无法适应国家海洋强国建设的需要,这既有中国“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更有当前在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超越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号召和呼吁,真正有效地构建中国当代海洋意识,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大众传媒这一重要平台,更好地发挥在国民海洋意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本研究重点想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利用质化研究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海洋意识建构的社会情景特征,指出了主流媒体海洋意识建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炼出主流媒体努力建构的八种海洋意识内涵。利用实证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建国65年以来《人民日报》的902个海洋报道样本进行了统计考察,通过对主题、版面、篇幅、体裁、对象、国家、配图、风格、视角等变量的综合分析,直观地反映出在历时性的社会情景变化中,当代中国海洋意识建构的情况、特点和规律,并就如何提升提出了优化策略。本研究还对海洋报道主题诠释框架演变及竞争、海洋报道话语权争夺及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海洋意识建构的六种思维创新视角。  最后,本研究提出:面向“海洋世纪”的海洋新闻报道与海洋意识建构,要从立身定位、思维逻辑、报道视角上进行转换和重构,实现以陆地为本位传媒向以海陆兼备为本位传媒的转换,才能在提升海洋国民海洋意识,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徽州地处皖南,介于万山丛中,是传统社会极具典型性的区域。当古老的徽州被动地迈入近代,步入20世纪30年代,其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下,缓慢地向现代社会转型。在徽州社会的现
一、示范应用情况我们从2013年开始,把玉米三项技术中的拱膜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简称拱膜育苗)和地膜玉米直播全覆盖技术(简称地膜直播玉米),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即3~4叶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网络平台的普及,社会大众表达自己诉求和意愿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多。为满足这些诉求,2010年10月,国内著名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筹划启动微信项目;2015
期刊
期刊
在新媒体浪潮的改革冲击之下,整个媒体的市场化时代全面开始,纸质新闻媒体已经告别单一粗暴的盈利时代,面临微利经营困局。地方纸质媒体作为地方媒体中最传统的形式,无疑将最先并
大规模高性能计算集群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局部高热”问题会降低集群运行效率,集群制冷模式的配置因而成为现今高性能计算机房环境保障技术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根据设备处在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重要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期刊
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正式成立,在党的领导下,继承了铁军精神的优良传统,并在全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创造了新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铁军精神的内涵。本文以新四军《抗敌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