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已被国内外许多学者界定为是“心身疾病”,其患病率高,且不同程度上影响了IBS患者的生活质量。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还不完全清楚,其治疗多具有局限性。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常规药物治疗联用心理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采用的是联合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并设置了单纯心理治疗组,探查非药物的心理治疗方式对IBS患者症状缓解程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96例IBS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69例)未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药物治疗组(70例)根据症型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78例)采取认知治疗和行为干预方法;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79例)除常规药外同时采用认知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入组患者均作IBS症状积分测定,并作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Hamilton焦虑量表(HAMA,14项)测定,并作IBS-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对入组病人每二周随访一次,对临床症状积分、抑郁和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并于整个疗程结束时(12周末)作生活质量量表测定。【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三种治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的症状,总体疗效以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最佳。药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其中痊愈12例,显效25例,好转27例,无效6例);心理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9%,(其中痊愈8例,显效20例,好转42例,无效8例);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94%,(其中痊愈17例,显效44例,好转14例,无效4例);通过对IBS-QOL生存质量评定,药物组、心理组、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组1BS患者随着症状指数的降低,整个精神状态好转。若以HAMD>17分、HAMA>14分为有无抑郁、焦虑症状的划界分。296例IBS患者中20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205例IBS患者中有89例存在抑郁症状,74例存在抑郁和焦虑症状,42例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在完成治疗的随访患者中,心理治疗组和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4周末、6周末、8周末及12周末Hamilton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下降较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在生活质量评定中除挑食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改善,IBS—QOL积分较基线明显增高。【结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单纯的心理治疗(本研究采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变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不如药物组和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这表明因IBS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且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单纯的心理治疗虽能缓解IBS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还不能取代药物治疗的作用。临床上,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已被广泛证实,值得推广。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心理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起效时间较迟,且随访10周后发现IBS患者的症状有持续好转的倾向,且复发率较药物组和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都低,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对IBS症状的缓解作用值得进一步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