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粮食问题不单单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政府无不把粮食问题作为保证国计民生、稳定市场的头等大事来对待。而储备粮作为政府调节供需平衡、平抑市场价格、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等的重要物资和手段,其重要性已远远超出了所谓“稳市、备荒、恤农”的作用,自然也成为各级政府不可掉以轻心的重大职责。特别是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日益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历史利益的前提下,在相关粮食政策调整、市场转换、去库存、调控加压、改革倒逼等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汇的环境下,不断提高中储粮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市场稳定,是作为国家粮食储备主力军的中储粮必须思考和规划的长远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选取中央储备粮菏泽直属库进行分析,勾勒出中储粮菏泽直属库的储粮基本情况。之后,在分析了储备粮的属性特别是公共属性的基础上,就储备粮管理体制机制的演变和近年以来整个储备制度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菏泽直属库日常储粮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现状和当下粮食去库存的大背景,总结出当前储粮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市场预警不足、储备主体和管理弊端大、市场改革机制效应长等;查找出储备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库存高企与收储压力、仓容利用与效益维持、库外存粮监管、企业外部竞争、经营管理目标和政策执行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明确管理机制与责任、严控库外监管风险、推进轮换购销集约经营、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强化风控和市场化运作、建设长期规划目标等对策建议。论文对当下中储粮基层直属企业在储备粮管理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因为企业自身角色、职能的特殊性和市场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等特点这两方面因素,作为公益类企业更需要灵活适应市场需要;尽管粮食更多的作为完全竞争商品存在于市场中,但在中国特有国情的背景下中储粮还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并且继续发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宏观调控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