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书证是民事诉讼上最重要的证据方法之一,如能在诉讼过程中顺利被提出,对案件事实的查明、法律的正确适用、民事案件的及时审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确认至关重要。书证提出命令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立,既能贯彻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武器平等,实现公平竞争,打破举证僵局,又能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程序主体地位,增强民事判决的正义性和可接受性。然而,书证提出命令作为一项从国外引入的制度,在我国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司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证是民事诉讼上最重要的证据方法之一,如能在诉讼过程中顺利被提出,对案件事实的查明、法律的正确适用、民事案件的及时审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确认至关重要。书证提出命令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立,既能贯彻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武器平等,实现公平竞争,打破举证僵局,又能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程序主体地位,增强民事判决的正义性和可接受性。然而,书证提出命令作为一项从国外引入的制度,在我国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司法实践经验,相关制度建构和审查程序设置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基于此,可通过借鉴域外相关制度经验,并立足于我国自身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对书证提出命令制度进行完善和发展。本文从多角度对书证提出命令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理论基础。从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相关概念出发,对“书证”和“书证提出义务”的含义进行界定,明确书证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辨析“书证”和“文书”两个用词之间的差异,本文认为日本民事诉讼法上“文书”等同于我国民事证据法理论上的“书证”,同时为了避免我国既有立法制度和新法律术语之间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因此在论述大陆法系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时使用“文书”概念,在论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上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时使用“书证”概念。其次,本文从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两方面的价值追求出发,认为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法理基础是武器平等原则和证据协力义务。最后,对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价值和功能进行阐述,认为书证提出命令制度不仅是法院获取关键书证的重要方式,也是当事人收集证据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是对典型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比较法考察。德国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区分为对当事人的文书提出命令和对第三人的文书提出命令,文书提出义务范围采限定化原则,强调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第三人,文书提出义务的有无以实体法和诉讼法上明确规定为准,将诉讼法上的提出义务限定为“对方当事人为举证而引用”,实体法上的文书提出义务必须依据实体法上的相关请求权,并经由诉讼的形式来进行。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以德国为母法国,通过法律移植和借鉴来构建自身民事诉讼法体系,都采用了德国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为了矫正现代型诉讼中的“证据偏在”现象,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采用了一般化的文书提出义务,同时增加了文书特定协助程序,提高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实用性。第三部分是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首次规定的书证提出命令制度被认为是我国民诉法进一步向当事人主义转变的一大亮点,该制度又在之后的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予以细化,构建出了一套具有我国民诉法特色的书证提出命令制度,其中包括申请条件、审查程序、书证提出义务范围以及相应制裁措施。表面上来看,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已经较为完善,但通过分析、检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就会发现,现实中仍存在法官对书证提出命令制度内涵理解偏差,法官在具体案件当中适用该制度存在较强的职权主义倾向,以及该制度的申请主体模糊、被申请主体范围狭窄、申请时间界限不明等不如人意之处。只有对书证提出命令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才能真正使其制度价值和功能得以体现。第四部分是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完善。本文从三个层面对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首先是完善我国书证提出义务的建议,包括书证提出义务主体范围的解释性扩张和书证提出义务客体适用范围的界定两个部分。其次是完善我国书证提出命令申请程序的建议,认为应当放宽对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申请期限的限制并在该制度中确立书证特定协助义务,以充分发挥制度功能。最后是构建补充性内部审查程序的建议,在具备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应当允许书证持有人拒绝提出书证的请求。为了平衡案件真实发现和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构建补充性内部审查程序来对书证内容进行审查,进而对拒绝提出书证的理由是否正当作出判断。本文分析了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理论基础,对域外文书提出命令制度进行考察,总结了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情况,并在该基础之上对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论述,以期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能够保障当事人依法收集证据的权利,纠正证据偏在这一不良司法现象,真正做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性与天然扩张性,使得人类文明正被该技术的高速发展深刻重塑。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在内的重要基础技术已趋于完善、成熟,不断刷新人类认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引燃点,必定会为人类文明带来全面革新。历史悠久、代代相承的律师行业也不能例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传统律师行业的影响深刻而重大。人工智能背景下,律师行业监管、律师行业运营模式、律师行业从业人员都面临
高精度OBS探测作为目前研究水合物的常用技术手段,可以获取水合物矿体精细速度结构,在研究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水合物资源的预测与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正演模拟OBS速度结构是繁琐漫长的过程,构建合理的初始模型是后续精细结构快速成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全球18个已探明地震波速度的水合物区,分析了水合物矿体内纵波速度的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拟合了水合物矿体带纵波速度与海水深度、沉积物厚度的经验
为更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商业贿赂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从国有企业治理商业贿赂的现状和难点出发,分析国有企业引入刑事合规制度治理商业贿赂的实践需求和适用路径。除去问题的提出和结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国有企业商业贿赂治理现状的分析,国有企业商业贿赂问题长期存在,具有行业特性,且随着反腐败工作深入而愈发隐秘复杂。从刑事、行政和经济方面,分析了我国关于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情况,并根据国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定位技术、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信息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因此而产生。位置服务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位置信息的保护带来了风险,因此有必要对个人位置信息予以严格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出台,但此中个人信息的范围能否涵盖个人位置信息以及个人位置信息能否被确立为权利的问题引人深思。如果不明确规定位置信息的法律属性,那么以后解决因位置信息而产生的纠纷时便会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党内法规对国家治理和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党的建设,特别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党员水平,整顿党内组织不纯的问题,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全党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整风运动和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形成至今,争议不断。其中最大的争议焦点在于,和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相比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狭窄得多,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长期被附带民事诉讼排除在外。支持者认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没有法律依据;如果可以主张,将使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被架空;附带民事诉讼本身就容易出现“空判”、“执行难”,如果可以主张,将会使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更加无法得到保障。事实上,在
随着党政机构改革的深入,党政机关联合行文现象日益普遍,数量快速增加。作为中国特有的党政关系的产物,党政联合行文由党组织和国家机关联合参与制定,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党政协同管理,并以更加经济的方法进行政策的制订,提升政策措施的执行与落实效果,推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党政联合行文已经成为党政机关进行管理活动时常用的方式,嵌入了我国的政治实践,融入了国家治理各个领域。虽然党政联合行文在政治、经济、社会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2020年将留下不平凡的记录,在这一年里,中国人民战胜了疫情,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它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颁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保护人民的权利,都是历史性的进步。然而仅依靠《民法典》,并不能很好实现保障人民权利的立法目的。对于人民权利的保护需要《民法典》作为实体法对民事主体的权利做出规定,也需要民事诉讼法作为保障权利的手段,
本文以某深水探井为例,应用流动安全保障技术,对整个测试作业流程进行动态的水合物风险评估:在清井返排和放喷求产等不同工况下,分析作业期间从井底至测试平台的管柱内的水合物风险,划定水合物风险区域,量化区域内水合物风险的大小变化,给出各自工况下的水合物抑制剂需求及注入点建议,制定相应的水合物管理方案,并推荐最小测试产量范围。基于瞬态分析,提出了更加精确、完善的深水气井测试期间的动态水合物风险评估方法,覆
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温室效应问题不断加剧,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CO2的排放迫在眉睫。CO2气体的捕获和地质封存被认为是实现CO2减排的有效途径,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气体水合物法的CO2气体地层封存和固化技术是实现CO2减排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气体水合物应用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将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与CO2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