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人们对于生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工作节奏逐渐加快,由此导致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时间变得越来越短,这就对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的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10月提出: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由此,―新旧动能转换‖一词成为各个行业寻求发展的指导性方针政策。对于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中的企业而言,如何寻求突破,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与新旧时代交替中保全自身并跻身行业前沿,是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只有不断为市场输出新鲜感才能保证不断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而源源不断的新鲜感无疑来源于持续的创新。企业作为需要不断创造并获得利益的经济实体,一方面要保障研发创新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要维持生产运营的稳定性,这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强大的人才和资金的支持,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其负担。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逐渐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政府作为第三方机构,同时也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量,对于协同创新也是大力支持的,政府对此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与优惠。本文基于政府补贴下的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创新联盟建立模型,运用微分博弈的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三方理性做出策略时提供相关参考,同时也为政校企三方的相关补贴策略的选择提出合理建议。本论文针对产学研协同的三种不同合作情形建模,通过HJB方程进行求解,并进一步进行算例比较分析,最终得到结论与管理学启示:(1)与未加入政府补贴相比,加入政府补贴后,企业与高校的收益均有明显提高;(2)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程度逐渐提高以及研发进程的逐渐推进,政府的补贴政策也应由成本补贴逐渐转变至产品补贴;(3)政府采用产品补贴策略要明显优于成本补贴策略;(4)政府在整个协同创新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和鼓励作用,只有进行适度的补贴机制才能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为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