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措施、转归、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116例2002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行全肺切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对其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措施、转归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全肺术后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防治进行探讨。结果:116例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55例;发生率为47.4%(55/116)。常见的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40/55,72.7%);心房纤颤(6/55,10.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55,7.3%);房性期前收缩(2/55,3.6%);室性期前收缩(2/55,3.6%);窦性心动过缓(1/55,1.8%)。术后前3天是心律失常的好发时间(49/55,89.1%)。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患者多无明显的不适,大部分是一过性的。通过分析显示术前有心电图异常、年龄(≥60岁)、吸烟史、术中同期心包手术、术后有电解质紊乱,术后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7.4%(55/116);常见的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及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前3天是心律失常的好发时间;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大多是一过性的;术前心电图异常、年龄(≥60岁)、吸烟史、同期心包手术、术后电解质紊乱是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 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 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 时期所特有的文 化现象。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 它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英语课堂 文化背景 传授  一、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在以往的外语
本文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为对象,针对UHMWPE纤维结晶度极高、缺乏染色基团的难题,从原液着色法、常规染料染色法、特定染料结构开发、特殊染色工艺等方面着重介绍
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0例肺结节疾病患者资料,时间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依据检查中CT剂量不同分为A组(40例,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綜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使学生既要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改的实施进一步强调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因此,如
目的:探讨人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277T/C、-1026C/A和+2087G/A等三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KD)发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6例KD
【摘 要】西藏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用科学新课改使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有效的发展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浅薄的经验。  【关键字】新课改 汉语文教学 农牧区学生 主体性发展 教学策略  西藏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