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育有利于推动学生自觉地认识并探究知识,给予他们求知的内在动力。中学生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人格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等,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研究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问题,对于顺利实施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想政治素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学生自身对于政治学习也没有很浓厚的兴趣。基于思政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将在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兴趣理论入手,研究兴趣培育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并就兴趣培育问题提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对策。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首先介绍了兴趣的含义,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是主动探究某事物的积极地心理趋向,个体的兴趣会提高其注意力,增强其努力地动力和积极性。其次,详细分析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兴趣培育的必要性,主要从兴趣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相互诉求进行探讨。培养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强调中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培育更有利于掌握政治理论素质,由外到内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品德修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同时可以更好的展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进而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再次主要探讨了影响中学生培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兴趣的影响因素,也就是培育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的必要性问题。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上到整个社会体系,下到学生自身都重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并没有把思政摆在重要的位置,都把思政看成是边缘学科,不认为思政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正是由于整个社会环境对于思政学习的不重视,人们的惯性思维使得目前素质教育的进行举步维艰。最后就以上谈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才会在行动上有所体现,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严格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来培养学生;其次要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只有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再次,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思政教育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