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大洋性重要经济头足类,主要分布在三大洋的温带和副热带海域,目前商业性开发海域集中在西北太平洋,作业方式以鱿钓为主,主要渔业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及日本等。柔鱼作为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人们对其基础生物学、渔场形成、渔业开发状况及其资源量变动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研究,但在渔业资源评估及管理策略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还相当薄弱,尤其是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对柔鱼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还没有相关研究。渔业资源开发是一个综合系统,涉及资源量、生物特性、捕捞行为、经济成本等众多元素,柔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种类,且由不同国家和地区所捕捞,各国的捕捞成本和开发目标等均不系统,因此开展基于生物、经济和社会等多因子的资源开发策略研究,提出其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作用。系统开展柔鱼的生物经济模型及其优化配置研究,可为科学制定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管理策略、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根据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西北太平洋柔鱼钓渔业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经济和社会因素(包括贴现率,捕捞成本,渔获价格等),利用多种生物经济模型,对柔鱼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研究,探讨不同管理策略下柔鱼资源量、渔获量和经济效益变化趋势,以及管理策略风险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的结论:(1)以Schaefer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贴现率和渔获物价格及作业成本等经济参数,构建了基于贴现率的西北太平洋柔鱼生物经济模型。研究认为,柔鱼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约为17.02万t,对应的捕捞努力量fMSY约为11.9万船次,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 Economic Yield,MEY)和生物经济平衡产量(Bioeconomic equilibrium,BE)分别为16.29万t和11.28万t,所对应的捕捞努力量fMEY、fBE分别为9.4万船次、18.81万船次。结合我国鱿钓生产实际,当前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状况仍处在良好状态,并未遭受过度捕捞。通过贴现率对柔鱼资源量最优种群数量(Optimum biomass level,B*)和最优持续产量(Optimum sustainable Yield,Y*)的影响分析可知,当贴现率α=0.43时,最优持续产量Y*等于MSY;当贴现率α在0.3~0.5间,且D(当前利益占的比重)=0.2~0.3,价格在9195~12500元/t,柔鱼资源种群资源量相对稳定,可保证柔鱼渔获量始终处在MSY之下,确保柔鱼资源保持在最优种群数量水平。据国内头足类市场调研显示,2008~2012年西北太平洋柔鱼价格在9250~12500元/t间,其价格接近于贴现率α为0.3~0.5间的MSY的价格(PMSY)。(2)以生态效益(MSY)、经济效益(MEY)和社会效益(生物经济平衡点,BE)作为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以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为理论基础,考虑三个效益的不同权重情况下建立了柔鱼资源综合配置模型,模拟不同备选方案下柔鱼的短期(1~5年)、中期(10年)及长期(20年)的渔业资源状况、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各种捕捞方案下,柔鱼资源量在前5年内明显下降,之后趋于稳定并维持在一定的资源量水平。通过对各开发方案的对比分析,可选择方案2(以MEY为管理目标)或者方案8(以MSY、MEY各占50%权重为管理目标)作为开发柔鱼资源的开发策略,捕捞努力量为3.94~4.19万船次,其年渔获产量达11万t左右,资源量保持在22万t左右,确保其资源量稳定在BMSY以上,可实现柔鱼资源的可持续开发。(3)以Smith船队动态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大陆、日本及中国台湾鱿钓船队的渔业数据及相关经济参数,构建基于多船队的生物经济模型,模拟50年内(1997~2047年)各捕捞船队在柔鱼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在10种不同的管理方案下各船队捕捞努力量、资源量、渔获产量及渔业利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的所有方案下,随着捕捞努力量的动态变化,柔鱼资源量在前10年均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之后经过长期波动逐渐趋于稳定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从长期效益来看,方案9(提高中国台湾船队捕捞系数)的累计产量及累计利润中等,该方案能兼顾各国或地区船队间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可建议以方案9作为柔鱼渔业的参考管理目标;从柔鱼资源保护角度来看,方案4(提高我国大陆船队作业成本)的资源量保持最好,对该方案进行适当优化作为参考管理目标,即提高我国大陆船队作业成本,同时适当降低日本船队的可捕系数,可确保柔鱼资源量保持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我国在西北太平洋柔鱼的生产实际与基于多船队的生物经济模型分析,特别是近年来,柔鱼产量急剧下降,且CPUE出现下降,初步判断该资源可能已处于充分利用的状态,但尚未遭受过度捕捞。(4)根据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及日本的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捕捞柔鱼的渔获统计数据及作业成本、渔获价格等经济数据,构建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生物经济模型,并以Shaefer剩余产量模型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为依据设定3种分布方案: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模拟在不同管理策略下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状况及管理策略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下模型参数的预测值及估算的MSY、MEY及BE的产量较接近,但都小于均匀分布方案;3种方案下,1996~2008年捕捞死亡率都远低于限制参考点F0.1,渔获产量也小于MSY,这表明目前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处于良好状况,并未遭受过度捕捞。决策分析表明,在收获率相同的情况下,均匀分布方案下获得的2023年资源量和渔获量期望值均大于其它2种方案,但是在2023年以后资源崩溃的概率最大,在均匀分布方案下收获率控制在0.4左右是最适的渔业管理策略,其可持续产量约为20万t,在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方案下,收获率控制在0.5左右是最适的渔业管理策略,其可持续产量约为18万t,既可保证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又能获得较好的渔业利润,确保柔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