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圣经》路得形象的变形-《路得记》三译本的人际功能分析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k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英译问题大抵是围绕忠实于原文与考虑读者的同等反应的争论而展开的,20世纪后期更是如此。《圣经》英译的研究也主要是比较、评价不同译本的忠实程度,至于译本的不同与文本人物形象构建的关系,亦即译者是否重构了人物,则少有人研究。   本文着重比较美国二十世纪后期《圣经》三个译本——《新修订标准版》、《新国际译本》以及《新当代译本》中的《路得记》,从语气和情态角度分析路得话语的人际功能。本研究发现,各译本对路得话语的小句功能以及情态动词的把握确有出入,因而导致了路得形象的变动:《新修订标准版》的谦卑、恭顺,《新当代译本》的独立、突显,而《新国际译本》的则约略介于二者之间,路得的形象从传统的女性一变而为现代女性。这既可以说是译者为当代读者考虑的读者导向翻译观使然,也不妨说是女性主义在译文中的回响。本文也由此尝试了将译本变动与社会语境相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公司或企业简介被视为提供公司的信息和广告产品和服务的重要途径,在国际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国企简介的英文版本质量远不能令人满意。其中绝大多数的中国国企简介的英
斯蒂芬妮·梅尔和她的作品《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初的文学现象。《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由《暮色》(2005),《新月》(2006),《月食》(2007)以及《破晓》(2008)构
形式教学在二语习得中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Long(1991,1998)提出了“focusonfor”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在以交际活动或以意义为中心的课堂上,伴随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