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冀西北山地,地处蔚县、涿鹿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7’~115°30’,北纬39°50’~40°07’。它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保护地之一。基于其重要性,在2011年7月~9月对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期为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笔者对保护区的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组成、昆虫群落的时间动态以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生境下昆虫的多样性动态,得到结果如下:(1)调查中,共获得昆虫标本3317号,分属13目54科。在科百分比中占优势地位的是鞘翅目、同翅目,而在个体百分数上占优势的是同翅目、膜翅目。(2)膜翅目、直翅目昆虫对温度较为敏感,双翅目昆虫对湿度较为敏感,同翅目昆虫对温湿度的敏感度较低。(3)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组成和物种组成也不同,其物种丰富度表现为:阳坡>阴坡;灌草丛>乔木林;7月>9月>8月。(4)昆虫的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与优势集中性指数(C)的变化趋势相反。(5)在调查的植被中,共有植物24科50种植物。各植被类型的丰富度指数顺序按大小依次为:阳坡灌草丛、阴坡灌草丛、白桦林、油松林。(6)昆虫群落与植物群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草本群落的稳定性越高,昆虫群落的稳定性也越高。(7)草本层与地表层昆虫群落比草本层与灌木层昆虫群落的联系更加紧密。(8)地表层昆虫群落对湿度的变化更为敏感。(9)油松林昆虫群落对温度变化敏感,而疏林或灌草丛昆虫群落对湿度变化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