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培育研究

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应用的广泛程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体系。网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思想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为网络使用者的一大主体的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捷的同时,种种网络道德失范甚至网络犯罪也层出不穷,归结其根源,许多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缺乏道德耻感这个概念是一种重要原因,因此探究网络社会中大学生道德耻感问题刻不容缓。本研究以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相关理论的系统论述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和网络道德行为的现状,并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培育的内容和有针对性的耻感培育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培养大学生网络耻感、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最终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的道德价值。第一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的一般规定性。通过对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情感概念的分析,界定出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是大学生基于一定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要求,在对自己或他人在网络上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或接受他人或社会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否定性情感。然后由此分析得到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的本质属性以及基本特征。第二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了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现状:总体较好,仍有一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薄弱,出现了善恶不辨,荣辱不分;情感冷漠,麻木不仁等等道德耻感缺失的现象。作者通过对大学生行为主体、高校道德教育、社会管理三个维度深刻分析出其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的主要培育原则、内容、途径。根据网络道德耻感的基本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将系统性与个体性,现实性与虚拟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相统一作为网络道德耻感培育的原则。同时,提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通过融合中国优秀的传统耻感文化与吸收西方优秀的耻感观念作为合适的培育内容。最后,根据前面分析的原因,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耻感要收到实效,还必须得依靠行为主体自身的道德提升、高校的德育建设、社会环境的优化。
其他文献
对于中法两国在非洲的利益问题的思考,首先来自于个人在法国报刊《费加罗报》上看到的一篇报道,报道中声称中国在刚果(布)的影响力超过了法国。近些年来,尤其自中非合作论坛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础上,用青年习惯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外在的马克思主义内化为青年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认知,使青年真正掌握马克思
目的了解2012-2018年青岛市人群A型(H1N1)pdm09流感病毒奥司他韦耐药株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8年3月间青岛市A(H1N1)pdm09毒株397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
教师和教师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研究体系中一个热点问题,究其原因,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之相应的教师教育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高等教育中的CBI模式》(2002年)内容,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论:1)CBI模式的确立必须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将语言目标、学科目标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融为
软件测评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要在有限的时间、人员和经费等约束条件下,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要求并尽可能多地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科技园,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高新区的重要发展导向,是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工作,是落实自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为解决目前植物RNAi载体构建繁琐复杂的问题,本研究以常用的植物过量表达载体pRI 101-AN为基础,在其多克隆
中国古代孔子通过“周游列国”的方式,宣扬儒家的政治理想;通过“对话”的方式传递儒家经典文化。在当今社会,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随之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