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旁神经联合腰骶丛阻滞在老年高危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oooo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超声及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下,行腰椎旁神经联合腰骶丛阻滞,评价该方法在老年高危患者行髋部手术时的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7-2018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年龄≥70岁,ASA分级Ⅲ~Ⅳ,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随机分为腰椎旁神经联合腰骶丛阻滞(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B组)每组各30例。腰椎旁阻滞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A组):腰骶丛一次性分别给药注射0.4%罗哌卡因25ml、20ml,腰椎旁给0.3%罗哌卡因10ml。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选取l3-4间隙,蛛网膜下腔给予轻比重0.2%-0.3%罗哌卡因2ml,留置硬膜外导管备用。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T3)阻滞后10min及(T6)术毕时麻醉感觉、运动阻滞评分情况、术前(T0)、切皮时(T1)、阻滞后5min(T2)、10min(T3)、20min(T4)、30min(T5)、术毕时(T6)的心率(HR)、舒张压(SBP)、收缩压(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和血压下降基础值的20%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记录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异常、穿刺点异常情况(血肿、感染)及神经损伤情况等行术后随访。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年龄、体重、麻醉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HR、SBP、DBP在T1、T2、T3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T1-T6时间点A组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比B组更趋于稳定。与B组相比,A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素和阿托品的用量少于B组(P<0.05)。T3(阻滞后10min)两组运动评分≤2例数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阻滞后10min)感觉评分、T6(术毕)时运动、感觉评分≤2例数百分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内发生并发症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比B组减少的趋势。两组术后24h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组(腰椎旁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术后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异常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少,24h内镇痛效果与B组(腰硬组)效果相似。
其他文献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的重要.人的某些习惯是在六岁以前开始形成,这也强调了幼儿教育对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初始时期,本文就幼儿行为习惯的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项目中,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类型,其目的是为了锻炼高中生的技术能力.在开展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过
目的:比较早期PD常用的抗PD药物(美多巴、司立吉兰、培高利特)的疗效,观察对脑纹状体DAT、DR的影响,筛选出有效、安全的抗PD药物.结论:综合治疗前后DAT、DR的变化、UPDRS分值
小学是学生发展表达能力、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是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的开始.因此,需要从低年级开始,提起对口语训练的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他们创造表达机会、提供展示空
自主学习是学生变“教学”为“导学”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还应重视他们对这种能力的实际运用,从而有效推动学生运用自主学
该实验选用HCMV特异性抗原替代活病毒,以自体树突细胞(DC)作为抗原呈递细胞,与淋巴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来诱导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因为未成熟的DC可以摄取抗原,分化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与尝试各种先进教学方法,教学课堂精彩纷纭,教育教学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一定不利因素,还制约着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作分析,并总结其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学;教学有效性  随教师应本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探索和创新,丰富素质教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是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特别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被公认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脑梗塞发生的手术方式,特别是对重度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