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油催化提质合成车用燃料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eri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短缺促使必须开发可再生能源,而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油是重要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水、酸、醛、酮、醇、醚、酯、酚、糖等。生物原油含水量高、含氧量高、腐蚀性强、稳定性差、粘度大,不能直接作为运输燃料应用。本文的目的是对生物油进行催化提质,使其性能得到改善,合成高品位运输燃料。提高生物油品位的关键是通过归并、耦合技术改变组分的不饱和键及含氧官能团,通过减少酸含量以降低腐蚀性,通过转化不稳定的物质提高稳定性以满足贮存要求,通过裂解大分子物质减少蒸馏残渣以提高油品产率,通过选择反应介质或采用膜分离技术脱水以提高燃烧性能。在超临界乙醇中对生物油用氧化镁、氧化镧、二氧化铈、二氧化钛、二氧化锆负载的铂、钯单金属催化剂和铂镍、钯镍双金属催化剂进行提质。在生物油提质中,酸碱双功能载体负载催化剂是较好的选择。通过对乙醇和生物油的共处理,使用镁铝氧化物或二氧化铈负载的铂、钯催化剂,乙醇和生物油各组分发生了多种反应,合成的新油组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包含丁醇等优良组分,热值升高,粘度降低,比原生物油品质更佳。超临界乙醇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催化反应,但是酚类转化困难。通过选取水、氢键给体-氢键受体溶剂(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氢键受体溶剂(丙酮、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和烃类溶剂(正己烷)等四组溶剂,揭示了这些溶剂对苯酚在活性炭负载的钯催化剂上加氢的影响。对氢键给体-氢键受体溶剂和氢键受体溶剂,苯酚的转化率随着极性-极化性参数的增加而下降。生物油提质要选择合适的溶剂。研发高活性的酚类转化催化剂能改善提质效果。通过活性炭和适量的三聚氰胺可以制备高比表面积的碳氮复合材料。这种具有特殊电子结构的碳氮复合材料载体负载的钯催化剂在水相苯酚加氢反应中活性很高。原料不同生物油的组成不同,即使原料相同,生产方法不同油的组成也不同。提质过程中须重视生物油的组成。通过综合比较各提质工艺,针对酚类转化难的问题,提出了先分离再分步提质和不分离分步提质的工艺。分步法提质生物油合成的燃料,热值升高、酸度降低、稳定性增加,品质改善,可以达到应用的要求。生物油提质合成的运输燃料能源效率高,是环境友好型液体燃料。现阶段,生物油提质合成燃料的成本还较高,只能作为战略燃料。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油燃料将大规模应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铁路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努力降低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每个铁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铁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环节薄弱,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
医院的固定资产不仅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更是医院开展医、教、研工作的物质基础。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存在翻译市场,这一观点符合邓小平"计划中有市场、市场中有计划"的辩证思想。这种翻译市场是一种以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翻译为主要形式的、直接或间接向国
激光喷丸因其速度快(ns量级)、力高(GPa量级)、高应变率(107 s-1量级)的特点成为了一种新颖的表面强化技术。6082-T6铝合金虽然在结构材料中运用广泛,但其中等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将激光喷丸技术运用于6082-T6铝合金表面强化,对推动其在航空航天、动车以及军事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有着积极意义。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和实验手段分析了不同激光喷丸参数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规律,探索激
海洋经济涉及到我国多个国民经济领域,它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海洋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海洋经济的运行情况,但是对其运行监测进行精确的统计是
内部审计的本质:制度价值与资源特性(1)内部审计的制度价值从制度的定义上看,内部审计是要求企业内部相关活动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者行动准则.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
期刊
政府会计核算中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与企业财务 会计中的应用存在差异,政府会计中该账户核算涉及相关业 务较为综合.本文针对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在政府会计中 核算业务进行分
截至2017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2.41亿,其中近6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老年人在晚年所选择的不同的居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自身的一些情况,对于不同居住方式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