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分期手术联合中药内外兼用治疗GLM的适用范围,总结患者术后内服中药规律,评估治疗的有效性;探究GLM患者乳腺超声图像规律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对本病临床诊疗提出合理建议。方法:观察并记录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收入住院行手术治疗且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的GLM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情况、临床情况等,由临床医师决定其治疗方式,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一次根治组和分次手术组,并在治疗结束3月后进行随访以评估临床疗效、术后乳房外形、患者满意度等。以Excel软件分别记录两组信息,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92例患者中,GLM可发生于28~53岁,其中28~40岁高发(91.30%),BMI提示超重/肥胖者61例(66.3%);90例(97.83%)有生育史,多在产后6年内(91.3%)发病,孕期发病者发于孕中晚期。85例(92.39%)产后有哺乳史,其中31例(33.70%)存在哺乳障碍,49例(53.26%)有流产史。既往乳房外伤史19例(20.65%),对侧GLM患病史8例(8.7%),2例高泌乳素血症,37例(40.22%)平素性情急躁,11例(11.96%)近期过度劳累,59例(64.13%)存在乳头畸形。2.临床特征:GLM四季均可发病,78例(84.78%)仅单侧发病,左右乳单发概率或双侧乳房发病顺序无差异。首发表现以疼痛性肿块最多见(82.65%),多发于乳房外周部位(75.51%)。就诊时患乳病程多在5个月内(77.55%),81只(82.65%)乳房曾有外院治疗史,治疗方式以抗生素(62.24%)、中药/中成药口服(46.94%)、切开引流(21.43%)多见。就诊时局部表现以肿块最常见(100%),其次为乳房疼痛(87.76%)、皮肤红肿(80.61%)、皮肤破溃(56.12%)、流脓(36.73%)、窦道形成(45.92%)、乳头溢液(17.35%)、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8.57%)。16例(17.39%)患者表现出乳房外症状,以发热(6.52%)、下肢肿痛(6.52%)、皮肤红斑(5.43%)多见。30例(32.61%)患者PRL升高,10例(10.87%)达正常值2倍以上,32例(34.78%)WBC升高、21例(22.83%)CRP 升高、38 例(41.30%)Lymph%降低,20 只(20.41%)乳房细菌培养阳性,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最多见(14.29%)。3.治疗情况:经一次病灶根治术治疗的患乳17只,经分次手术治疗的81只,两组在一般情况上无差异,分次手术组患乳局部肿块直径大、病灶所占乳房区域个数多、皮肤破溃情况严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差异不明显。一次根治组乳房外观优良率88.24%,外观满意率94.12%;分次手术组乳房外观优良率88.89%,满意率92.60%。一次根治组临床治愈率88.24%,分次手术组临床治愈率97.53%,总临床有效率100%。4.中药使用情况:乳腺锐性清疮术后,中药使用频次前20位为柴胡、夏枯草、白术、白及、茯苓、蒲公英、延胡索、金银花、陈皮、当归、薏苡仁、贝母、紫草、白芷、天花粉、瓜蒌、山楂、桔梗、白花蛇舌草、甘草。病灶根治术后,中药使用频次前20位为茯苓、白术、柴胡、当归、薏苡仁、白芍、甘草、金银花、白及、陈皮、党参、贝母、夏枯草、延胡索、赤芍、地黄、黄芪、川芎、车前子、枳壳。5.一次根治组患乳超声图像多为局限性低无回声型、散在性低无回声型,且病灶多分布于乳房腺体浅、中层;分次手术组患乳超声图像多为弥漫性脓肿液化坏死型、混合回声网格型,且病灶多分布于乳房腺体全层。6.辨证为肝郁化火证、肝郁痰凝证、余毒未清证的GLM患者,局部病灶在超声影像上最大直径、内部回声情况、血流信号等方面存在差异。肿块内部存在流动信号影、丰富的血流信号是肝郁化火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GLM好发于产后6年内的育龄期女性,多有超重/肥胖、生育、哺乳史。孕期发病者多发于孕中晚期。2.生育史、人流手术、哺乳史及哺乳障碍、高泌乳素血症、垂体瘤、肥胖、吸烟、外伤、劳累、情绪异常等可能与本病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双乳发病者多有超重/肥胖、哺乳障碍史,且对侧乳房多在5年内发病。3.GLM多为单侧发病,好发于乳房外周部,以疼痛和肿块为最常见局部症状,其次为皮肤红肿、破溃流脓、窦道形成、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可有发热、下肢肿痛、皮肤红斑等乳房外表现。4.分期手术联合中药内外兼用的治疗模式,治疗GLM疗效确切。临床治愈率高、乳房外观好、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5.口服中药应重视肝脾的调和。乳腺锐性清疮术后应用中药以清解热毒为主,重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行气止痛之品;病灶根治术后以求手术切口愈合及预防术后复发为主,重用益气养血生肌、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品。6.GLM患乳病变区域范围越大、皮肤破溃越严重,选择分次手术治疗的可能性越大。7.患乳超声图像为局限性低无回声型、散在性低无回声型,且病灶分布简单者适合行一次根治性手术。患乳超声图像为弥漫性脓肿液化坏死型、混合回声网格型,且病灶分布复杂,侵及乳房腺体全层者适合选择分期手术。8.部分超声特征与GLM中医证型相关,肿块内部的流动信号影、丰富的血流信号是肝郁化火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诊断价值有限,仍需进一步统计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编制研究运动神经元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初稿,建立一个以证候要素为最小单位、以病证结合为特点的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量化诊断工具,完善运动神经元病病证结合的证候要素诊断标准,使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辨证更加标准化、客观化,为运动神经元病辨证标准的建立提供些许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形成四诊信息条目池,编制《运动神经元病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通过本团队前期的文献调研和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的工作基础,结合三甲医院脑
学位
目的:通过比较心房颤动患者伴/不伴认知功能障碍在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中医证型等方面的资料,初步探索何种中医证型的心房颤动患者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截面的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门诊以及病房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间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本人或家属情的情况下,收集姓名、年
学位
背景随着全球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DM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并成为终末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Megalin/cubilin蛋白复合受体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上负责重吸收蛋白的主要结构,众多研究表明在DKD发病初期
学位
报纸
研究目的1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总结多发性硬化湿热证候相关的病史、四诊摘要及方药等信息,探讨从湿热论治多发性硬化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治特点。2运用网络药理学进一步探讨湿热组核心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机制,为临床从湿热论治多发性硬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回顾性调查并收集2012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出院第一诊断为“多
学位
基于河南省常规空气污染物、颗粒物组分等数据,开展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23年元宵节期间,河南省PM2.5质量浓度小时峰值为226μg/m~3,仅次于2019年的239μg/m~3,明显高于2022年的86μg/m~3,正月十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为历史最高值;烟花爆竹燃放造成K+、SO42-、Cl-浓度快速上升,对K+浓度影响最为显著,河南省K+小时峰值浓度较基准时刻平
期刊
目的研究MDS患者中医证型与骨髓病态造血及原始细胞百分比、基因突变、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为病证结合并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MDS以进一步改善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科确诊为MDS的患者共8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WHO分型、四诊资料并辨证分型、外周血象、骨髓象、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流式
学位
报纸
目的及意义: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本质反映,而证候要素是证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认识和把握疾病的本质,从而丰富临床辨证内容。具体到本课题,便秘是糖尿病常见的肠道并发症,长期便秘会加重糖尿病神经、血管、眼底及肾脏病等并发症,本课题结合患者的糖尿病病史、既往史及辅助检查,并除外其他疾病与非疾病的情况下,仅研究糖尿病性便秘。故本课题以T2DM合并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
学位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一种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以机械性、动力性共存为特征的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EPISBO不仅会使肠道蠕动减慢,还会影响肠道血供,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腔内感染、肠道缺血坏死等,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由于EPISB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