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向全球经济大国转变的过程中,城市也经历着快速扩张。城镇化的过程给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也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往往很容易让人忽略眼前的贫困。在市中心的老城区,来自农村的低端服务类人员、移居人员、无业人员以及退休的原居民依然处于低收入状态,他们的居住环境及生活状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他们对社区的情感依恋问题却鲜少得到关注。而对于老城区低收入群体的社区依恋研究正是对这部分空白的填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相关资料进行查询的基础上,界定了相关概念,提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相关战略及政策,探寻了我国老城区低收入邻里社区依恋研究可以依靠的基础和经验。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城市社区演变的历程,研究了老城区社区变迁的规律和特征,并就其社区邻里的人口及特点进行分析。之后,以广州老城区社区为例,选取荔湾、越秀、海珠老三区,及天河、白云新二区作为新区参考案例,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样本数据的差异性检验和回归分析,针对老城区低收入邻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社区依恋评价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说明,老城区低收入邻里之间不存在社区依恋评价的显著差异。但物质和社会环境变量因素对于非低收入居民社区依恋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低收入居民,这表明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加深相关变量对于居民社区依恋的影响。而低收入邻里之间的社区依恋影响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低收入居民而言,居民社区依恋感主要受到社区安全因素的影响。而对于非低收入居民而言,住房条件、社区安全和邻里关系三项因素均对居民社区依恋造成影响。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的建议:从宏观层面上,对老城区改造、教育设施合理分布、提升城市品质提出对策;从微观层面上,对优化社区功能、形成社区文化、建设智慧社区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