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属于综合实践类课程,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分科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是也会加深学科间的壁垒,限制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合理分化。STEAM教育作为跨学科整合的综合教育,将其教育理念融入信息技术学科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科内涵,还能弥补信息技术学科在分科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故而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促进了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教育硕士,在三年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计并实施教学,以期能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进一步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案例,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借鉴。本文首先通过文献阅读,梳理出STEAM教育的内涵、起源、发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与STEAM教学模式的综合分析,证实了信息技术课程与STEAM教育具有互适性。接着,笔者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对教学目标,设计原则进行了明确,结合二者设计了教学流程。并选取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图像处理模块”作为教学案例,设计并实施了教学。在教学实施结束后,为了了解学生通过STEAM教学后在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思维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笔者也设计了相应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证实了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其跨学科思维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