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的特点及其成因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对汉语副词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进行过系统的专项研究.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是副词中最复杂、最有特点的一个类,该文试图通过这类副词的全封闭考察,全面描写它们的特点,并从汉语自身的历史发展和认知语言学语法化、原型范畴、有界无界理论角度对其特点加以解释.文章所用的考察材料主要是随机抽取的现当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语法化部分参考了《辞源》(1988合订本)和《古代汉语虚词词典》(2002)的部分用例.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了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当前副词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对单音节副词的界定.第二部分"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的特点"是论文的主干部分,这一部分全面描写了单音节副词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单音节副词语体色彩与产生时代、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角度,概括出"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是汉语不同历史层次的共时反映".二是单音节副词在形成方面的特点,文中指出了单音节副词三种不同的产生途径:实词虚化、同音假借和其它.三是单音节副词在语义和音节搭配方面具有同义单双音节副词共存以及音节搭配的双音化趋势.但是,意义用法多样的单音节副词不受音节搭配限制.四是"单音节副词在语类选择及句法语义方面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从单音节副词前后的词语考察副词的小类与词性的组合规律.第三部分"单音节副词特点的成因"是从汉语历史发展的特点和人类认知的角度解释单音节副词特点形成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单音节副词鲜明多样的语体色彩、单双音节同义副词共存以及音节搭配上双音化趋势,是汉语历史发展和自身特点决定的;单音节副词最主要的产生方式一一实词虚化,是人类认知过程中隐喻、推理等词汇语法化的结果;使用频率的巨大悬殊符合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而单音节副词所具有的多种不同的语类选择以及和句法语义的关系,又是人类关于"界限"的认识在汉语语义、语法上的有机统一.第四部分"结语",强调了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研究的意义,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全文共2.6万字.正文后附有"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分类比较表"和"《现代汉语八百词》单音节副词表".
其他文献
儒家之礼对古代社会文化影响深远,礼与各个时期的文学也有或多或少之联系。本文试图细读史料,从吉、凶、宾、军和嘉等传统五礼的角度系统分析两晋辞赋中的礼仪呈现,以期加深对晋
对异族“他者”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主体自身的诉求和思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印尼华人本土化程度的加深,“原住民”成为其族性建构的重要参照系。本文尝试对该时期印华
现代叙事情诗是现代叙事诗最美的花朵,不可多得的菁华之作。它不似现代抒情诗一刀挥断与传统诗歌的脐带,而是以较为亲和的姿态,表现出与传统叙事诗同源的民间情结。本文从总体特
我们把从批评主体出发,以批评主体为重,重视其在批评活动中的主观感受,强调其在批评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讲究批评表达的独特性、艺术性的批评方法称之为主观批评。主观批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是英国宗法制农村社会衰亡的一曲挽歌,其情调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欢快——忧郁——悲凉.这种情调的演变既饱含着他的乡土情结,又是他宗教情感和哲学思想
本课题从汉语的语法结构入手,探讨汉语的韵律与汉语语法结构的关系,并着重考察"的"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文章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研究定中结构的韵律,一是对一般定中结构韵律
离婚是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世界大多数文化形态里,女性普遍地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在离婚问题上尤其如此.中国传统文学对离婚的书写大多是以人物的悲剧性命运作为参照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