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作家热衷于异语创作(即用他国语言来进行中国文化题材的创作),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跨国文学作品的诞生与回归。因此,是否能找到一个适用于异语创作作品回归母语形态的翻译研究框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林语堂先生的Moment in Peking作为异语创作的典范,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鉴于文化翻译中绝对忠实的不可实现性,本文引入创造性叛逆这一理论,试图以颇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张振玉中译本《京华烟云》为个案,分析在Moment in Peking回归中国本土的过程中,译者如何发挥其创造性叛逆,使其译本受目标语读者欢迎,从而为同类富含中国元素的跨国文学作品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从语言风格和文化重构两个层面出发,探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本文第三章指出,译者有意识地采用中国文学特有的章回体小说形式,大量运用四字格和地道的北京方言与闽南方言,反对运用欧化语言,成功实现了译者在语言风格角度的创造性叛逆,既增强了译文的文学性,又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要求。本文第四章从文化角度出发,选取与民族意识化符号、民族社会化符号和民族声像化符号相关的大量例句,分析译者如何发挥创造性叛逆,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还原中国文化,重构中国形象。本文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语料库研究法对《京华烟云》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文学翻译中,绝对的忠实具有不可实现性,译者适度的创造性叛逆有利于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忠实,使译文达到“达”和“雅”;其次,译者创造性叛逆的成功运用,颠覆了文本中心主义,实现了译文的实践功能、文本功能和文化功能,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延长了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并有利于还原、激活中国文化,重构真实的中国形象;此外,本研究基于个案与语料库研究方法,把创造性叛逆理论与异语创作文学作品回归本土的过程相结合,为富含中国元素的跨文化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