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络学说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者借助现代物理、影像、生物等科学技术进行现代经络研究,逐步开展经络实质、经穴效应研究、循经现象及物质研究等工作。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血流成像技术均有对机体无创、动态且安全的观察能力,应进一步开展经络自然状态和中医特色疗法干预下的经络效应的客观化研究,继而发扬祖国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目的本试验为健康青年人群心包经穴区温度、血流量及砭贴等不同疗法干预下的主客观效应观察的探索性研究,采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记录干预前的左右手心包经相关穴区的皮肤温度和血流灌注量。通过观察砭贴疗法、毫针疗法、悬针疗法和空白对照干预前后的温度和血流量的客观变化,记录干预过程中的穴区主观感受,分析比较砭贴等不同疗法激发经穴效应和调节机体气血的差异,探索经络自然状态下和不同疗法干预下的经穴主客观效应,为中医传统理论研究和疗法应用选择与机制研究提供相关研究依据,更好的发扬祖国经络学说和中医特色疗法。方法本试验于2021年3月-4月在北京地区共纳入符合条件的健康受试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依次随机入组空白对照组、毫针组、砭贴组、悬针组各15人,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并填写基本信息,进入实验室后共静坐20min,以适应室内环境并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参考《腧穴名称与定位》在双侧手厥阴心包经前臂段的循行路线上标记大陵穴、内关穴、间使穴、郄门穴、郄门上一寸的同经非穴点及其尺侧旁开1cm的非经非穴点。用仪器检测干预前的相关经穴的皮肤温度和血流量。毫针组针刺右侧内关穴,针前常规消毒,直刺刺入0.5寸,进针出现得气后检测,检测期间不实施任何手法操作,留针16min后起针。砭贴组贴敷右侧内关穴,贴前常规消毒,直接贴覆穴位,不作揉按手法,留贴16min后撕下砭贴。悬针组悬针干预右侧内关穴,悬针16min后停止,不作接触皮肤手法。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开始后持续16min结束观测。用仪器检测干预后的相关经穴的皮肤温度和血流量,并记录不同组别受试者的主观感受,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各组间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通过红外热成像和血流成像技术发现自然状态下健康青年人群心包经前臂段检测穴区之间存在经穴特异性,并在四组受试前后主客观效应结果中发现长期不变的姿势会影响气血运行,而不同干预组对经穴的主客观效应有其特异性。1.根据未干预状态下心包经前臂段经穴数据发现:①左右手的大陵、内关的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均显示正相关关系(P<0.05),越靠近四关(腕踝脐膈)的腕部,温度和血流量相关关系更紧密,表现为大陵穴的温度与血流量更相关。②右手的大陵温度高于同侧他穴(P<0.05),左手的诸穴之间温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手的大陵和非经非穴血流量高于同侧他穴(P<0.05),且大陵最高,左手的大陵血流量高于同侧他穴(P<0.05)。提示同侧穴位间温度血流量有其特异性,且左右手有特异性存在。③进一步发现同名穴位间左右手比较也存在特异性,左手穴位的温度均高于右手(P<0.05),右手大陵、同经非穴、非经非穴血流量高于左手(P<0.05),其余穴左右手之间无差异(P>0.05)。穴区温度失衡度:大陵(0.78±1.34)%、内关(0.70±1.36)%、间使(0.76±1.47)%、郄门(0.73±1.64)%、同经非穴(0.78±1.72)%、非经非穴(1.28± 1.47)%。穴区血流量失衡度:大陵(-5.60±20.94)%、同经非穴(-6.79±17.33)%、非经非穴(-8.12±19.62)%。整体左右手心包经穴区分别呈现温度左高于右,血流部分右高于左的气血相对平衡状态。2.根据干预前后四组穴区温度数据发现:①空白对照组右手各经穴温度与观测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保持先前水平;左手大陵、内关、间使、郄门、非经非穴温度均比观测前有显著升高(P<0.05),整体空白对照组左手温度升高。②毫针组右手大陵温度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5),左手大陵、内关、非经非穴温度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5)。其余穴位温度未出现升高(P>0.05),均保持干预前水平。③砭贴组左右手大陵温度均比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5),其余穴位温度未出现升高(P>0.05),均保持干预前水平。④悬针组右手大陵、内关温度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5),左手大陵、内关、非经非穴温度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5)。其余穴位温度未出现升高(P>0.05),均保持干预前水平。⑤四组干预前后穴位温度差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干预前后四组穴区血流量数据发现:①空白对照组右手间使、郄门、同经非穴血流量均较观测前有显著下降(P<0.05),左手同经非穴血流量较观测前有显著下降(P<0.05)。整体空白对照组左右手部分穴位血流下降。②毫针组右手内关血流量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5)。其余穴位血流量与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保持干预前水平。③砭贴组所有穴位血流量与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保持干预前水平。④悬针组所有穴位血流量与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保持干预前水平。⑤四组干预前后穴位血流量差值组间比较,四组右手内关穴有显著差异(P<0.001),毫针组血流量均高于其他组(P<0.01),其余穴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不同干预下四组的主观效应数据发现:①空白对照组和砭贴组受试过程中主观感受不明显,毫针组和悬针组受试过程中主观感受明显,四组主观感受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毫针组表现为传统的酸麻胀痛等主观感受,且出现酸胀的人数远高于悬针组。而悬针组表现为麻胀抽痛等主观感受,且出现抽感、热感及上传肘部的循经感受的人数远高于毫针组。②空白对照组和砭贴组虽然主观感受不明显,但也有个别感受有酸、麻、热、痛,并在主观感受备注中记录检测姿势长时间不动感觉手麻等情况,分析空白对照组主客观结果与受试者保持屈肘且前臂旋后平铺,掌心朝上姿势的时间过长有关。结论1.自然状态下大陵和内关两穴的温度和血流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表现和“四关主治五脏”理论及原络配穴理论有一定关系。同侧经穴间温度血流差异和经络气血差异及生理解剖有一定关系。2.自然状态下左右手同名穴之间的温度和血流量有其相对特异性:经穴温度左高右低的相对差异可能与气血运行规律有关,卯酉周天中左升右降的气血循环,使得机体出现左高于右的相对平衡,且本研究期间对应四时中的春季,肝木左路升发相对明显,客观体现了天人相应的动态现象。经穴血流量右高左低的相对差异可能和生理解剖有一定关系。3.根据空白对照组发现体位姿势也是影响气血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检测期间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会出现左手整体穴区温度的上升,和左右手穴区血流量的下降,客观呈现气滞血瘀状态下的阴阳相对失衡。根据砭贴等不同干预组结果发现刺激右手内关对双侧穴区的气血均有一定调节能力,毫针激发局部气血能力较强,针刺局部血流量明显高于其他疗法;悬针和砭贴作为非侵入疗法其激发气血相对柔和,由于没涉及手法,疗法间整体客观效应差异不明显;主观效应表现为砭贴的无明显感受,毫针的酸、麻、胀感,悬针的抽、热、循经上行等感觉。综合砭贴、毫针、悬针这三种疗法均能起到以右治左来调节局部和对侧的气血阴阳。无论是同侧经穴还是两侧经穴均有其相关特异性,其差异与气血运行规律、天人相应整体观均有一定相关性,而砭贴等不同疗法治疗均体现了整体调整气血来达到机体的阴平阳秘。这种经穴生理和疗法效应的相对性深刻体现着中医自然生命整体观,时刻表达着人与自然的动态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