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Derivatives Markets)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金融衍生产品是在70!180年代初新的一轮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80年代各种衍生产品获得长足发展,到了90年代,虽然出现了巴林银行因日经指数期货交易而破产、住友商杜因期铜交易而招致巨额亏损、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以致最终导致一大批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如日本的山一证券、香港的百富勤以及著名的LTCM对冲基金)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事件,但全球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也达到鼎盛阶段。目前,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工具)市场还在继续扩大,每年大约有150万亿美元交易量的天文数字。
股指期货是20世纪80年代最成功的金融创新产品。股指期货的产生是为了减轻由于股票价格剧烈波动和系统性风险给投资者带来的巨大风险。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涨”的困境。1981年里根总统执政后,为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强有力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致使美国利率一路高攀,最高曾达21%。股票价格因此狂跌不止,投资者损失惨重,大批美国投资者由此几乎丧失对股票投资的信心,转而投资于债券或银行存款。为减轻股票价格系统性下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稳定和发展美国股票市场,发展对投资风险进行管理的金融衍生工具势在必行。股指期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快速发展起来的。
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交易和期货交易相继在我国萌生,但在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开始交易后的十七年来,证券行业和期货行业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更可悲的是期货行业被长期排除在金融领域之外,任其自生自灭。然而,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市场对规避股市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在国内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呼声都越来越高,决策层也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经过长期论证和准备之后,2006年9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股指期货的推出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但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两年多来,中国第一个股指期货品种仍未推出,这在世界金融交易所史上也是无前例得。各界可谓是望穿秋水,却仍不见有丝毫动静。为何如此?目前,政府对股指期货上市顾虑重重,担心股指期货的上市会对金融市场带来巨大风险。顾虑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担忧监管力度不到位;二是害怕投资者盲目追捧;三是担忧被国外投机者利用,成为扰乱国内金融秩序的工具。
这些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还不太成熟,这种不成熟主要体现在投资者的不成熟,投资者普遍不清楚股指期货交易的技巧和策略,在高风险高杠杆的期货市场极易迅速死亡,这也是股指期货上市后最大的风险隐患,容易造成金融动荡,也给监管带来诸多难题。股指期货对于国内金融界和监管层而言始终是个创新产品,国内学术界对股指期货的研究更多地是停留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可行性、期货合约的设计、期货交易会对现货价格波动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领域进行了研究,虽然也对套利交易、套保交易等研究领域有所涉及,但仅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较少地从投资者实际交易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在论证和丰富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站在投资者实际交易的角度,侧重于具体的交易策略研究,以期使投资者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有理可依,力求交易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本文对股指期货的研究侧重于应用型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指期货的三种主要交易模式:投机交易、套利交易和套保交易,研究套利交易、套保交易的关键技术和投机交易风险控制。以期在股指期货上市后为投资者提供可借鉴的交易技巧与交易策略,将股指期货的研究更贴近战。本文共分为8章:第1章为导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2章为理论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股指期货的发展动因、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就股指期货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综述。第3章介绍股指期货的功能、交易目的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本章在阐述股指期货功能的同时,指出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股指期货套保、套利和投机三种交易目的,总括第4、5、6、7章,第4章阐述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主要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股指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影响。由于我国股指期货目前仅有仿真交易并且存在数据严重失真的情况,因此本章以与国内相关性较强的香港H股指数期货和台湾加权指数期货为例,实证研究股指期货交易对相应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影响。第5章主要阐述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及其策略研究。本章介绍股指期货套利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期现套利模型。重点分析了进行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操作策略及期现套利中现货组合的构建方法和指数拟合技术,并用国内沪深300指数和相应股票现货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第6章主要阐述套期保值的基本理论以及股票现货持有者如何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规避操作,重点分析了最优套保比率的计算方法,并用香港恒生指数期货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第7章主要针对股指期货的投机者,阐述其投机交易的风险度量及资金管理策略,重点介绍了VaR技术在价格风险度量中的应用,并利用标普500指数期货、恒生指数期货和沪深300指数仿真交易数据的价格波动风险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阐述了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的资金管理策略。第8章为全文的总结,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一些还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本文是国内学者对股指期货研究的继续和拓展,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一些空白。国内学者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股指期货上市可行性、股指期货合约设计、对现货市场影响、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国际市场比较等方面,而本文利用研究条件的逐步完善,研究进一步涉及到国内金融环境特殊性对股指期货交易的影响、基本交易策略如何应用于国内股指期货的实际交易、国内投资者市场结构与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影响的内在关系、国外成熟市场股指期货数据与国内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数据的实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等领域,丰富了国内股指期货研究的相关内容:本文主要侧重于应用研究,在视角上主要是将股指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基本交易行为与对应交易策略结合起来研究,在国内学者对股指期货交易策略较为笼统的阐述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了更为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从实践出发,使股指期货交易策略的分析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本文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上借鉴了前人的研究但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对实证模型、实证方法进行了大量改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