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指语言表达时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中外学者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模糊语言学。从古至今,模糊语言大量出现在包括唐诗在内的文学作品中。
本文的理论基础是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研究对象是《唐诗三百首》中的模糊词语及其翻译。唐诗中的模糊词语可以用来遵守合作原则(促进交流),或者违反合作原则(传递言外之意或创造诗意)。本文以模糊词语违反合作原则作为切入点,探索唐诗中模糊词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
作者就唐诗中模糊词语的使用违反合作原则四准则分别展开讨论。通过分析,作者发现,使用模糊词语违反合作原则是诗人传达言外之意的重要方式;同时,模糊词语的使用也起到夸张、对比、比喻等修辞作用,有助于诗歌的含蓄美、模糊美,大大增加了诗歌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分析实例的同时,作者还对相关译文进行了分析、比较。译者在处理模糊词语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三种策略,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模糊,删减模糊。翻译策略的选择体现译者对原诗的理解程度,翻译风格,对译文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合作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模糊词语的作用,更好地赏析各种译文。作者认为,这一领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